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登录 | 注册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知识元检索
  • 首页
  • 推荐文章
  • 文章排行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知识脉络
  • 知识体系
  • 资 讯
  • 相关期刊
  • 关于我们
    • 关于
    • 联系我们

    生物安全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1. ROC曲线分析在评价入侵物种分布模型中的应用
    王运生, 谢丙炎, 万方浩, 肖启明, 戴良英
    生物多样性    2007, 15 (4): 365-372.   DOI: 10.1360/biodiv.060280
    摘要 ( 12666 )    PDF (442KB)(13322)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35) CSCD(311)
    2. 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潜在环境生物安全问题
    卢宝荣, 傅强, 沈志成
    生物多样性    2008, 16 (5): 426-436.   DOI: 10.3724/SP.J.1003.2008.08159
    摘要 ( 9709 ) HTML (2)    PDF (256KB)(12675)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1) CSCD(24)
    3. Bt/CpTI转基因稻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对照在间隔种植条件下的转基因漂移
    戎俊, 宋志平, 苏军, 夏辉, 王锋, 卢宝荣
    生物多样性    2006, 14 (4): 309-314.   DOI: 10.1360/biodiv.060025
    摘要 ( 8086 )    PDF (269KB)(8923)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3)
    4. 国内外生物技术安全管理机制
    桑卫国, 马克平, 魏伟
    生物多样性    2000, 08 (4): 413-421.   DOI: 10.17520/biods.2000058
    摘要 ( 7781 )    PDF (182KB)(7305)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3) CSCD(5)
    5. “野生动物”的概念框架和术语定义
    曾岩, 平晓鸽, 魏辅文
    生物多样性    2020, 28 (5): 541-549.   DOI: 10.17520/biods.2020057
    发布日期: 2020-04-27
    摘要 ( 7452 ) HTML (182)    PDF (983KB)(9169)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6)
    6. 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几个观点
    陈灵芝
    生物多样性    1999, 07 (4): 308-311.   DOI: 10.17520/biods.1999048
    摘要 ( 7344 )    PDF (95KB)(8146)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8) CSCD(14)
    7. 寄主植物转换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张桂芬, 雷芳, 万方浩, 马骏, 杨玉国
    生物多样性    2008, 16 (4): 313-320.   DOI: 10.3724/SP.J.1003.2008.08050
    摘要 ( 7035 ) HTML (34)    PDF (316KB)(6290)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4) CSCD(14)
    8. 杂交–渐渗进化理论在转基因逃逸及其环境风险评价和研究中的意义
    卢宝荣, 夏辉, 杨箫, 金鑫, 刘苹, 汪魏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4): 362-377.   DOI: 10.3724/SP.J.1003.2009.09132
    摘要 ( 6779 ) HTML (8)    PDF (467KB)(7686)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9)
    9. 终止子技术与生物安全
    钱迎倩, 马克平, 桑卫国, 魏伟
    生物多样性    1999, 07 (2): 151-155.   DOI: 10.17520/biods.1999023
    摘要 ( 6647 )    PDF (113KB)(4869)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2) CSCD(4)
    10. 释放后的转抗病虫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
    王洪兴, 陈欣, 唐建军, 志水胜好
    生物多样性    2002, 10 (2): 232-237.   DOI: 10.17520/biods.2002031
    摘要 ( 6643 )    PDF (224KB)(4638)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5) CSCD(11)
    11. 保护我国生物安全的检疫对策研究
    范晓虹, 李尉民
    生物多样性    2001, 09 (4): 439-445.   DOI: 10.17520/biods.2001064
    摘要 ( 6543 )    PDF (211KB)(4571)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7) CSCD(15)
    12. 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
    关正君, 裴蕾, 马库斯·施密特, 魏伟
    生物多样性    2012, 20 (2): 138-150.   DOI: 10.3724/SP.J.1003.2012.13205
    摘要 ( 6480 ) HTML (33)    PDF (496KB)(5528)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CSCD(9)
    13. 我国抗虫转基因杨树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胡建军, 杨敏生, 卢孟柱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4): 336-345.   DOI: 10.3724/SP.J.1003.2010.336
    摘要 ( 6119 ) HTML (11)    PDF (350KB)(6831)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7) CSCD(21)
    14. 利用决策树方法建立转基因植物环境生物安全评价诊断平台
    王磊, 杨超, 卢宝荣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3): 215-226.   DOI: 10.3724/SP.J.1003.2010.215
    摘要 ( 5170 ) HTML (15)    PDF (375KB)(7944)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CSCD(2)
    15. 中国禾草一新归化属--皱稃草属
    彭华 龚洵 李璐 
    Plant Diversity    2001, 23 (02): 1-3.  
    摘要 (5018)      PDF (142KB)(2336)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中国一新归化属--皱稃草属,强调了准确记录外来植物的重要性并简要讨论了在我国建立生物安全立法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黄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丁晖, 方炎明, 杨新虎, 袁发银, 何立恒, 姚剑飞, 吴俊, 迟斌, 李垚, 陈水飞, 陈婷婷, 徐海根
    生物多样性    2016, 24 (8): 875-887.   DOI: 10.17520/biods.2016108
    摘要 ( 4337 ) HTML (59)    PDF (1324KB)(7244)    可视化    英文版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CSCD(23)
    17. Advances in the Biosafety Research of Non-target DNA in Transgenic Plants
    DONG Zhi-Feng, MA Rong-Cai, PENG Yu-Fa and GUAN Hua-Shi
    J Integr Plant Biol    2001, 43 (7): 661-672.  
    摘要 (4306)      PDF (5937KB)(99)    可视化    收藏

    The biosafety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lants has been of concernment in society and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issue of 35S promoter of CaMV has been contentious because of its wide use in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The debate on the safety and potential risks of the 35S promoter will be discussed here. Some of concerns are expressed about the dissemination of antibiotic-resistance genes and vector backbone sequences. Variou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marker gene excision and elimination of vector backbone sequences from transgenic plants. In this review, the CRE/ lox system which could get rid of the marker geens and vector backbone sequences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using the CRE/ lox system will also be described.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非目的基因片段的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董志峰1,2* 马荣才3 彭于发4  管华诗1

    (1.  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2.  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北京!100081;
    3.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
    关键词: 生物安全;35S启动子;标记基因;载体骨架序列;cre/lox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指数评估
    崔鹏, 徐海根, 吴军, 丁晖, 曹铭昌, 卢晓强, 雍凡, 陈冰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5): 589-595.   DOI: 10.3724/SP.J.1003.2014.14085
    摘要 ( 3493 ) HTML (48)    PDF (268KB)(9002)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CSCD(3)
    19. 以兽类为例探讨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管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肖治术, 张礼标, 许磊, 周岐海, 孟秀祥, 严川, 常罡
    生物多样性    2020, 28 (5): 566-578.   DOI: 10.17520/biods.2020124
    发布日期: 2020-06-18
    摘要 ( 3404 ) HTML (56)    PDF (861KB)(2705)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2)
    20.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
    丁晖, 方炎明, 杨青, 陈晓, 袁发银, 徐辉, 何立恒, 严靖, 陈婷婷, 余朝健, 徐海根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4): 479-492.   DOI: 10.17520/biods.2015021
    摘要 ( 3173 ) HTML (42)    PDF (1319KB)(7856)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CSCD(29)
    21. 从《生物多样性公约》资金机制战略目标变迁解析生物多样性热点问题
    刘海鸥, 张风春, 赵富伟, 杜乐山,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    2020, 28 (2): 244-252.   DOI: 10.17520/biods.2019323
    发布日期: 2020-02-27
    摘要 ( 3100 ) HTML (34)    PDF (917KB)(1860)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7)
    22. Metabarcoding技术在真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曹云, 沈文静, 陈炼, 胡飞龙, 周蕾, 徐海根
    生物多样性    2016, 24 (8): 932-939.   DOI: 10.17520/biods.2016096
    摘要 ( 3096 ) HTML (18)    PDF (368KB)(5298)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CSCD(5)
    23. 生物质能源植物种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胡理乐, 李俊生, 罗建武, 刘文慧, 王伟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2): 231-241.   DOI: 10.3724/SP.J.1003.2014.13196
    摘要 ( 2949 ) HTML (11)    PDF (269KB)(9177)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CSCD(3)
    24. 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与研究: 现状及未来
    肖治术, 肖文宏, 王天明, 李晟, 连新明, 宋大昭, 邓雪琴, 周岐海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10): 22451.   DOI: 10.17520/biods.2022451
    发布日期: 2022-11-08
    摘要 ( 2880 ) HTML (158)    PDF (1818KB)(6244)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贵州省典型汞铊矿区周边农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
    刘厶瑶, 李柱, 柯欣, 孙丽娜, 吴龙华, 赵杰杰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12): 22265.   DOI: 10.17520/biods.2022265
    发布日期: 2022-10-24
    摘要 ( 2679 ) HTML (241)    PDF (650KB)(1278)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合成生物学 谈判新进展及我国对策
    邱明昊, 黄越, 张洁清, 黄艺
    生物多样性    2016, 24 (1): 114-120.   DOI: 10.17520/biods.2015151
    摘要 ( 2401 ) HTML (4)    PDF (352KB)(2804)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CSCD(1)
    27. 基因枪法在水稻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黄大年 高振宇 华志华 汪晓玲 薛 锐
    植物学报    2001, 18 (03): 283-287.  
    摘要 (2314)      PDF (168KB)(1740)    可视化    收藏
    至今,基因枪法以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应用于水稻工程育种已有十几年。本文阐述了其在水稻工程育种的六个主要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评价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稳定性和对转基因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当然,基因枪法的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随着转不同基因的工程水稻的日益增多,进一步的安全性试验显得十分必要,它是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前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5)
    28.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储成才
    植物学报    2013, 48 (1): 10-22.   DOI: 10.3724/SP.J.1259.2013.00010
    摘要 (2267)      PDF (380KB)(14327)    可视化    收藏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育种技术, 也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育种诞生以来, 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应用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文就世界上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及产业化现状、几个主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案例及最终结果, 以及如何科学推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期帮助公众科学地理解和面对转基因生物技术所带来的育种技术上的革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1)
    29. 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研究概况
    李俊;刘翠琼;尹伟伦*;夏新莉
    植物学报    2009, 44 (04): 497-505.   DOI: 10.3969/j.issn.1674-3466.2009.04.012
    摘要 (2235)      PDF (83KB)(4709)    可视化    收藏
    标记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遗传转化中的关键作用是区分转化和非转化的细胞, 以筛选并鉴定出转化的细胞、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目前, 已报道的标记基因种类很多, 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出于对生态环境和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考虑, 从传统的选择标记基因、与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与糖类代谢相关的基因、能解除化合物毒性(或胁迫)的基因、编码能产生特定荧光物质的蛋白酶类的基因、利用颜色差异性筛选转化体的相关基因及抗性标记基因的敲除技术八个不同的方面, 综述了标记基因的种类、作用原理、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在标记基因的综合应用方面, 详细总结了标记基因与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和MAT载体系统的结合应用, 以及b-葡萄糖苷酸酶作为多功能标记基因的综合应用。最后, 对标记基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7)
    30. 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动态及多样性
    王群, 郭志祥, 李进斌, 王凯博, 吴文伟, 浦恩堂, 马方舟, 何成兴
    生物多样性    2020, 28 (8): 921-930.   DOI: 10.17520/biods.2019364
    发布日期: 2020-05-08
    摘要 ( 2191 ) HTML (101)    PDF (887KB)(1753)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3)
    31.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GMOs 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沈宝成 李梅 石纪成 张木清 米湘成 魏伟
    植物学报    2007, 24 (02): 134-140.  
    摘要 (2188)      PDF (70KB)(3490)    可视化    收藏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在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获得的一种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通过翻译后加工形成生色基团, 产生稳定的荧光, 而且这种荧光很容易被检测。GFP作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上的一种广泛的选择标记, 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不需要添加任何底物或辅助因子等优点, 更重要的是利用GFP可对GMOs进行快速、原位、实时、活体监测。本文概括介绍了GFP的特性、改造及其检测, 并从生态学角度论述了GFP在GMOs生态监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2)
    32. 一种拟南芥基因高效编辑体系研究
    欧阳乐军, 马铭赛, 陈梓洛, 黄嘉玲, 布梁灏, 陈自银, 李莉梅
    植物研究    2019, 39 (6): 869-87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9.06.009
    摘要 (2096)      PDF (1344KB)(472)    可视化    收藏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引入外源基因,生物安全性高。但怎样快速筛选获得不含外源转化元件的基因编辑后代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研究创造性的将拟南芥种皮特异性启动子At2S3与荧光筛选标记基因mCherry组装进植物基因组定点编辑CRISPR载体pHDE中,以拟南芥as1为靶基因,构建一种通过荧光标记筛选、实现转化后代中Cas9 Free的基因高效编辑体系。结果表明,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的带有筛选标记的CRISPR载体与设计相符,外源插入片段正确。挑选转化后种皮上带有红色荧光标记的阳性种子培育得到T1代植株,经PCR验证,成功获得as1定点敲除的纯合突变植株,纯合子比率达到40%;挑选T1代纯合突变上不带荧光的种子,培育得到的T2代植株中,PCR检测不到Cas9片段,实现了编辑后代的Cas9 Free。本研究构建的一种带有可视化筛选标记的基因高效编辑体系,成功实现编辑后代中无外源插入的Cas9等转化元件,生物安全性高,为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在植物遗传资源改良中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生物多样性的几个问题
    钱迎倩
    植物学报    1998, 15 (05): 1-15.  
    摘要 (2053)      PDF (1259KB)(1285)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叙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订后每次缔约国会议都要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为之,本文也用一定的篇幅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现状部分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方面作了介绍,又从自然因素以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栖息地的丧失、环境恶化、偷猎走私、过度捕捞和水产养殖、高新技术发展、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外来种引入等两个方面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作了相当详细的分析。在应采取措施部分,不仅是根据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介绍了国外值得借鉴的、可取的经验,以及正在开展的有关项目。使读者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此外,对什么是“生物安全”,为什么要提出生物安全的问题以及应重视的问题也给出了答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4)
    34. 生物多样性的几个问题(续)
    钱迎倩
    植物学报    1998, 15 (06): 1-18.  
    摘要 (1969)      PDF (1463KB)(1509)    可视化    收藏
    从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叙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订后每次缔约国会议都要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为之,本文也用一定的篇幅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现状部分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方面作了介绍,又从自然因素以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栖息地的丧失、环境恶化、偷猎走私、过度捕捞和水产养殖、高新技术发展、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外来种引入等两个方面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作了相当详细的分析。在应采取措施部分,不仅是根据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介绍了国外值得借鉴的、可取的经验,以及正在开展的有关项目。使读者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此外,对什么是“生物安全”,为什么要提出生物安全的问题以及应重视这问题也给出了答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4)
    35. 转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马燕婕, 何浩鹏, 沈文静, 刘标, 薛堃
    生物多样性    2019, 27 (4): 419-432.   DOI: 10.17520/biods.2018316
    发布日期: 2019-03-30
    摘要 ( 1700 ) HTML (31)    PDF (2596KB)(1734)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4)
    36. 纳米农药在植物中的吸收转运研究进展
    李晶,郭亮,崔海信,崔博,刘国强
    植物学报    2020, 55 (4): 513-528.   DOI: 10.11983/CBB20008
    发布日期: 2020-06-05
    摘要 (1610)   HTML (52)    PDF (968KB)(2885)    可视化    收藏

    农药是一类用于防治作物病虫草害、保障粮食生产与安全的化学物质。传统农药剂型载药粒子粒径粗大, 有效利用率低, 用量大,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农药纳米剂型可以提高载药系统的分散性、稳定性及生物活性, 是克服传统剂型功能缺陷、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科学途径。研究纳米农药粒子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转运行为, 对于理解纳米农药与植物的互作方式, 揭示其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作用机制及生物累积效应, 以及明确其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纳米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影响因素、机制、分析方法及其生物安全性4个方面进行综述, 阐明了无机和有机纳米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模式及研究手段,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以期为纳米农药的设计、构建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6)
    37. 基于红外相机的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进展
    万雅琼, 李佳琦, 杨兴文, 李晟, 徐海根
    生物多样性    2020, 28 (9): 1115-1124.   DOI: 10.17520/biods.2020142
    发布日期: 2020-09-12
    摘要 ( 1572 ) HTML (74)    PDF (2896KB)(3037)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6)
    38. 中国半翅目等29目昆虫新分类单元2021年年度报告
    刘童祎, 姜立云, 乔格侠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8): 22300.   DOI: 10.17520/biods.2022300
    发布日期: 2022-08-12
    摘要 ( 1455 ) HTML (26)    PDF (1469KB)(2316)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特征与月动态
    陈梦悦, 吴雨恒, 廖承清, 马方舟, 王星
    生物多样性    2020, 28 (8): 950-957.   DOI: 10.17520/biods.2019333
    发布日期: 2020-03-08
    摘要 ( 1407 ) HTML (34)    PDF (2914KB)(2468)    附录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4)
    40. 试论植物园功能变迁与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任海, 文香英, 廖景平, 郑祥慈, 杨明, 周桔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4): 22113.   DOI: 10.17520/biods.2022113
    发布日期: 2022-04-06
    摘要 ( 1342 ) HTML (60)    PDF (467KB)(2717)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跳至
    • 页
    • 第1页
    • 共2页
    • 共50条记录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
  • 中国科学院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836563
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37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