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盐生植物中物种数 ≥ 10种的科的盐生类型物种数分布图
-
中国盐生植物不同生态型部分科物种数统计
-
中国盐生植物物种数量排名前10的科和属
-
生物多样性监测中采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A: 飞行阻隔器(FIT); B: LED漏斗陷阱; C: 避水集虫器(WET); D: 近光式昆虫灯诱器(PFLT); E: 礁石漫游者V2; F: InsectEye; G: SOCRATES camera trap system; H: 无人机监测鸟类巢穴; I: 声学自主水下航行器; J: 形态智能条码(PENet)。
-
《全球生物群落保护与全球变暖对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封面
-
吉林省被子植物科和属的组成
-
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与土壤C、N指标间的相关性
-
非根际土壤细菌(a)、真菌(b)优势菌门与土壤碳氮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颜色条刻度表示Pearson相关系数(r)值。橙色代表正相关, 绿色代表负相关; 颜色深浅表示相关性强弱; * P < 0.05, ** P < 0.01。TC: 全碳; TN: 全氮; SOC: 土壤有机碳。
-
根际土壤细菌(a)、真菌(b)优势菌门与土壤碳氮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颜色条刻度表示Pearson相关系数(r)值。橙色代表正相关, 绿色代表负相关; 颜色深浅表示相关性强弱; * P < 0.05。TC: 全碳; TN: 全氮; SOC: 土壤有机碳。
-
根际(a)与非根际(b)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碳氮因子Mantel检验相关性分析。格子内颜色梯度表示Pearson的相关性系数, * P < 0.05, ** P < 0.01; 两点连线的颜色表示统计显著性, 宽度表示相关性的Mantel’s r统计量, 实线表示正相关关系, 虚线表示负相关关系, 橙色代表极显著相关(P < 0.01), 绿色代表显著相关(P < 0.05)。TC: 全碳; TN: 全氮; SOC: 土壤有机碳。
-
土壤碳氮化学计量学特征
-
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细菌和真菌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变化的部分属的功能描述
-
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微生物群落组间差异分析(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PERMANOVA检验)。R1-3和NR1-3分别代表样地1-3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
-
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细菌(a)和真菌(b)群落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
-
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细菌(a)和真菌(b)群落α多样性指数。Chao1: Chao1丰富度指数; Simpson: Simpson多样性指数; Pielou_e: Pielou均匀度指数; Shannon: Shannon多样性指数; Observed_species: Observed species丰富度指数。*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
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细菌(a)和真菌(b)门水平组成
-
当物种呈聚集分布时, 少量大斑块相交的物种数量(a)少于几个小斑块(b)和(c)。不同的颜色及相应的形状代表生境丧失前单个连续栖息地中的不同物种。黑色方框代表因生境丧失而形成的斑块。当少数大斑块和几个小斑块的斑块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相等或类似时, 几个小斑块集能更均匀地覆盖在整个景观中, 因此相交的物种数更多(Fahrig et al, 2022)。(a)中2个大斑块与3个物种相交, 然而(b)中5个小斑块与6个物种相交。在斑块之间相距较远的情况下, 这种效应还会放大: (c)中5个小斑块相交了11个物种(该图改自Fahrig等, 2022)。
-
预测SLOSS模式的理论假说和机制(修改自Fahrig等, 2022)。SL: 一个大的保护区; SS: 几个小的保护区。
-
现有理论模型及目标评估
-
推导ISU和IDI指数的示意图。(a)表示直接将黄色区域面积减去或除以黄色区域和紫色区域面积之和的情况; (b)表示将所有黄色区域的面积相加再对全部的黄色区域和紫色区域面积的总和作减法或除法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