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但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害严重危害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给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鉴定水稻抗病资源、克隆抗病基因、揭示抗性机理并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对抵御水稻病害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评价水稻资源的抗病性, 是开展抗病机理研究和育种生产应用的关键环节。该文详述了水稻幼苗期人工喷雾接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田间注射接种与离体叶片戳伤接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 以及水稻分蘖期田间接种、孕穗期温室接种和离体茎秆接种的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 以期为同行鉴定水稻资源、开展抗病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整体透明观察技术是植物形态发育研究的基础手段之一, 是无需制作切片直接观察植物体内部形态结构的有效方法。该技术采用高折射率介质降低光在样品中的散射, 提高光通量, 增加视野深度, 从而实现组织样品透明观察。然而透明剂能改变透明液的渗透势和pH值, 从而对细胞形态保持产生负面影响。目前, 针对植物叶片和胚珠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整体透明观察体系, 但根尖由于细胞壁较薄, 现有的整体透明方法常导致细胞形态改变, 不确定性增加(如根尖整体形态改变和细胞发生严重的质壁分离)。该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为实验材料, 通过检测根尖形态、细胞质壁分离情况和细胞清晰度, 对常用的透明液组分、pH值和透明时间进行优化, 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根尖等较脆弱组织材料的整体透明方法。
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干细胞是具有持续分化潜能的细胞团, 是植物体地上部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来源。由于植物行固着生长模式, 其无法通过移动来趋利避害, 因此保护植物干细胞免受病毒和其它病原体侵害对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尽管人们很早就观察到植物茎顶端干细胞区域与其它部位相比具有极强的抗病毒特性, 但很长时间以来对于植物干细胞如何抵御病毒侵染却知之甚少。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团队阐明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茎顶端干细胞通过WUS蛋白介导的固有免疫反应抵御病毒侵害的机制。WUS能被黄瓜花叶病毒诱导表达, 并抑制病毒在茎尖中央区和周边区积累。WUS通过直接抑制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的甲基转移酶(SAM MTase)基因的转录, 影响rRNA的加工和核糖体的稳定性, 使病毒蛋白质合成受阻, 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与传播。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体的一种保守且广谱抗病毒策略,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6种武夷名丛种子SP1代株系为材料, 探讨航天搭载对武夷名丛SP1代株系叶片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茶叶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分析航天搭载后武夷名丛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从中筛选优良突变株。结果表明, 航天搭载后6个武夷名丛SP1代植株的叶长、叶宽、节间长度和叶面积均发生变化, 其中, 雀舌、肉桂和奇丹的叶面积显著增加; 航天搭载显著提高雀舌、奇丹、肉桂和金毛猴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 瞬时叶绿素荧光(Ft)和光量子效率(Qy)也有所增加, 这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武夷名丛航天搭载后表现出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减少, 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下降, 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上升。综合各项指标, 航天搭载后6个武夷名丛中雀舌可以作为有益变异株系加以选育。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 通过调节影响体胚发生的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 进行愈伤组织的胚性恢复与保持以及体胚发生再生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 不同无性系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 胚性愈伤组织在S+0.2 mg·L -1NAA+0.5 mg·L -1BA+0.5 mg·L -1KT+0.5 g·L -1谷氨酰胺+0.5 g·L -1水解酪蛋白+30 g·L -1蔗糖及3.0 g·L -1植物凝胶培养条件下, 可以恢复胚性并长久保持。在S+20 mg·L -1ABA+60 g·L -1PEG4000+60 g·L -1蔗糖及3.0 g·L -1植物凝胶条件下分化培养6周, 体胚发生率可达100%。将正常发育的体胚先在WPM+ 6 mg·L -1间苯三酚+1.0 g·L -1活性炭+3.0 mg·L -1VB1+20 g·L -1蔗糖及3.0 g·L -1植物凝胶条件下培养2周, 再转接至B5+ 0.4 mg·L -1NAA+1.0 mg·L -1IBA+0.5 mg·L -1GA3+2.0 mg·L -1VB1+1.0 g·L -1活性炭+20 g·L -1蔗糖及3.0 g·L -1植物凝胶条件下培养2周, 可见子叶舒展、下胚轴伸长且根系正常的体胚苗。该研究建立了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恢复与保持方法, 并进一步优化了体胚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 为林木资源快速繁育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病原微生物通过其特有的机制破坏植物的防御屏障, 引发病害, 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研究病菌致病机制, 能够启发人们探索病害防控的新思路。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团队阐明了稻瘟病菌的一种特殊结构——侵染钉的发生机制, 发现超长碳链脂肪酸合成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超长碳链脂肪酸合成酶为靶点, 该团队寻找到了抑制超长碳链脂肪酸生物合成, 进而抑制侵染结构发生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广谱抑制多种病原真菌在动物和植物宿主上的致病力, 为创制新型农药开拓了新思路。
成功的病原菌接种和准确的病情调查是大麦(Hordeum vulgare)抗病研究的基础。该文总结了大麦抗叶锈病慢锈性鉴定实验中几种常用的喷雾和涂抹接种方法, 以及主要的抗性评价指标, 并对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报道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5种6个居群火绒草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银叶火绒草Leontopodium souliei 2n=2x=24=13M+8m+3sm,1B;坚杆火绒草L.franchetii 2n=2x=26=6M+18m+2sm,2A;华火绒草L.sinense;四川木里海拔2406m的居群:2n=2x=26=4M+22m,1B,四川木里海拔3074m居群:2n=4x=52=16M+36m,1B;美头火绒草L.calocephalum 2n=4x=48=3M+43m+2sm,1B;毛香火绒草L.stracheyi 2n=4x=48=13M+35m,1A。对现有的染色体资料分析表明:火绒草属的染色体核型比较对称,但种间具一定的变异;多倍化可能是该属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强烈物种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蛋白互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不同时空层面上参与多种细胞学过程, 因此研究蛋白互作对理解分子调控网络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植物蛋白互作必须通过体外和体内系统进行验证。Pull-down和Co-IP是验证植物蛋白互作的常用技术。Pull-down被广泛用于体外验证蛋白间的直接互作; 而在植物活体内, 利用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瞬时表达蛋白, 继而通过Co-IP进行鉴定是目前验证蛋白互作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文对GST Pull-down和烟草瞬时表达系统中Co-IP技术原理及实验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以期为验证植物蛋白互作提供参考。
Arnon法是叶绿素提取和测定最经典、最常用的方法, 此法虽经多次改进, 但仍存在着检测波长误差大、计算公式有误、提取速度慢、测定结果不够准确以及操作步骤繁琐等缺陷。该文提出了二甲基亚砜(DMSO)高温提取、80%丙酮稀释的两步快速浸提法, 使叶绿素提取和测定过程缩短至3小时以内。通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稀释比例及吸收光谱等进行系统分析, 筛选出了叶绿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和叶绿素含量的准确计算公式, 并用多种类型的植物材料验证了改进后的提取方法, 证明该方法具优越性和可靠性。具体测定方法是将植物材料切成1 mm宽的细丝或细段, 取50-100 mg材料于10 mL具塞试管中; 加入2 mL DMSO, 使植物材料浸没其中, 65°C高温避光提取至植物材料变白或透明; 冷却后加入8 mL 80%丙酮, 混匀, 测定663.6和646.6 nm处的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叶绿素浓度: Ca (mg∙L-1)=12.27A663.6-2.52A646.6; Cb (mg∙L-1)=20.10A646.6-4.92A663.6; CT (mg∙L-1)=Ca+Cb=7.35A663.6+17.58A646.6。
对贯众属(Cyrtomium)19种植物和近缘类群的15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对包括贯众属3个亚系的模式种在内的12个种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贯众属的叶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近平直、弓形、浅波状、波状至深波状。贯众属的气孔器分布于叶片下表皮,有无规则型、横列型和极附型三种类型,其中无规则型是主要的气孔器类型。气孔器表面观为宽椭圆形,长椭圆形,稀为近圆形,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浅波状至啮齿-浅波状。大多数种类叶片表面角质膜具条纹,并常有条状隆起,或具颗粒等附属物。目前研究未发现可作为邢公侠二系四亚系诊断特征的明显的叶解剖特征。
研究了铃子香属(Chelonopsis)及其近缘类群毛药花属(Bostrychanthera)共16种植物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除等齿铃子组外,铃子香属其它种类的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可分为平直至弓形,深波状两种类型。所有种类的气孔器都只分布于下表皮且均为不规则型;保卫细胞的形状在种间几无差别,气孔外拱盖内缘的纹饰也都近平滑,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角质膜有三种类型,即山脊状,长条状,具颗粒状或雪花状附属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特征及角质膜类型为铃子香属内组、系或种的划分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两个亚属内气孔密度的不同可能与各自的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