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0, Vol. 32 ›› Issue (S17): 74-80.
陈香波1, 田旗2
出版日期:
2010-12-25
发布日期:
2011-01-28
基金资助:
国家环保部专项“中国重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物种08二3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项目“夏蜡梅引种及栽培应用技术研究”(G060208)
CHEN Xiang-Bo-1, TIAN Qi-2
Online:
2010-12-25
Published:
2011-01-28
Supported by:
国家环保部专项“中国重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物种08二3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项目“夏蜡梅引种及栽培应用技术研究”(G060208)
摘要: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夏蜡梅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取样,以保留95%以上天然群体等位基因为标准制定出夏蜡梅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即采集6个群体,群体抽样比例为30%,居群取样时应适当控制采种间距在26 m以上。采种实施迁地保护后,后代群体检测证实该取样策略能够有效保留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由此探讨了濒危植物系统迁地保护的采样模式与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陈香波1, 田旗2. 夏蜡梅遗传多样性迁地保护取样策略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S17): 74-80.
CHEN Xiang-Bo-, TIAN Qi. Study on the Sampling Strategy of 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for Exsitu Conserv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S17): 74-80.
许再富, 1998. 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与方法.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
[1] | 呼慧丽, 李波, 胡菀, 孙志霞, 张志勇, 范邓妹. 南天竹微卫星标记开发及特性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2): 141-144. |
[2] | 余亚莹1, 邵高能1, 圣忠华1, 蒋汉伟2, 贺记外1, 孙园园2, 蔡怡聪1, 胡培松1**, 唐绍清1.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71-880. |
[3] | 徐玉仙, 张微微, 莫海波, 李春, 曹建国, 田代科. 基于ESTSSR标记的莲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95-604. |
[4] | 李苗苗, MEEGAHAKUMBURA M. Kasun, 严丽君, 刘杰, 高连明.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1): 29-37. |
[5] | 叶林江, 王静, 孙鹏, 董书鹏, 张志勇. 四种栲属植物微卫星标记在钩栲中的通用性检测[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4): 443-448. |
[6] | 黄家林, 李树云, 胡虹. 珍稀濒危植物硬叶兜兰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2): 209-218. |
[7] | 官萌萌1、2, 马瑞1, 龚洵1. 金沙江河谷特有植物罂粟莲花的保护遗传学[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5): 555-562. |
[8] | 赵凯1、2, 王德元2, 张文娟2, 邵剑文2 . 都支杜鹃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5): 578-584. |
[9] | 何庆元1、2, 李正鹏1, 吴萍1, 杨红燕2, 王松华1. 起始密码子区域相关序列多态性的开发及在苜蓿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48-54. |
[10] | 杨春1、2, 刘爱忠1. 小桐子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5): 529-534. |
[11] | 蒋志敏, 陈玉霞, 包颖. 黄河三角洲柽柳居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4): 403-408. |
[12] | 李德铢1、杨湘云1、Hugh W.Pritchard2. 种质资源保存的战略问题和面临的挑战[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01): 11-18. |
[13] | 刘阳1、2, 杨世雄3, 高立志1 . 云南古茶园栽培大叶茶和大理茶群体的叶绿体RPL32-TRNL核苷酸变异和遗传分化[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05): 427-434. |
[14] | 袁菊红1,胡绵好2,夏冰3 . 利用SRAP标记分析中国野生石蒜的遗传多样性[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03): 255-262. |
[15] | 马佳梅1 , 2 , 殷寿华1 . 西双版纳地区流苏石斛遗传多样性的ISSR 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09, 31(1): 35-4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