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植物 ›› 2024, Vol. 44 ›› Issue (5): 840-851.DOI: 10.11931/guihaia.gxzw202301012
王倩云1, 方紫蕊1, 彭姿2, 李素丽1, 程夕冉1, 王学礼1, 李志刚1*
WANG Qianyun, FANG Zirui, PENG Zi, LI Suli, CHENG Xiran, WANG Xueli, LI Zhigang
摘要: 为探讨生活污水与营养液两种不同的水源对六价铬[Cr(Ⅵ)]污染人工湿地残根分解及铬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构建微型薏苡人工湿地处理含铬废水 [分别以生活污水(DWS)和1/2 Hoagland营养液(HNS)配含0、20、40 mg· L-1 Cr(Ⅵ)的配液作为模拟含铬废水],采用埋根分解法,研究残根的分解动态,以及铬化学形态转化规律。结果表明:(1)20、40 mg· L-1 Cr(Ⅵ)胁迫下,薏苡的生长均受到抑,HNS处理株高和茎径均大于DWS处理,但HNS处理的株高和茎径受Cr(Ⅵ)抑程度大于DWS处理。(2)薏苡残根分解速率随Cr(Ⅵ)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HNS处理残根分解速率大于DWS处理。分解60 d后,DWS处理条件下,20、40 mg· L-1 Cr(Ⅵ)处理残根铬含量比埋根初期分别降低了11.70%、8.09%,HNS处理下分别下降了15.80%、18.42%。20、40 mg· L-1 Cr(Ⅵ)处理薏苡残根的残渣态铬占比均随埋根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乙醇提取态铬和去离子水提取态铬占比增大,醋酸结合态铬占比则显著增大。(3)残根分解初期,HNS和DWS处理出水中的COD、TN、NH4-N以及总铬含量均有提高,而后降低,变化趋势与残根分解进程一致,HNS处理人工湿地对废水中铬的去除效率更高。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植物收割后,根系分解可短时间内提高出水中铬含量,适当改善污水中营养状况,可以促进残根分解和湿地对铬的去除。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