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山红栗’雌花不同发育阶段解剖结构及细胞壁成分变化
植物研究
2024, 44 (5):
670-68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4.05.004
为探究生长发育过程中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雌花解剖学特征及其细胞壁成分变化规律,以‘燕山红栗’(‘Yanshan Hongli’)为试验对象,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内部形态变化并通过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壁成分变化。依据内部显微结构变化确定所采集的雌花样品集中在4个最重要的发育阶段,即花朵原基分化期、柱头原基分化期、柱头伸长期和开花期。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在发育时期推移过程中,雌花细胞壁中纤维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特别是在花柱伸长过程中,柱头部位与子房部位的纤维素荧光显著增强。此外,在所观察的发育阶段,酯化果胶荧光强度始终高于酸性果胶,并且柱头部位与子房周围的荧光强度也较其他部位更强。这些结果揭示了生长发育过程中板栗雌花细胞壁成分变化规律,为深入探究板栗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8
板栗雌花横切果胶免疫荧光
a.花朵原基分化期酸性果胶荧光标记强度较低;b~d.柱头原基分化期与花柱伸长期酸性果胶荧光标记强度逐渐增强;e.花朵原基分化期酯化果胶荧光标记强度较低;f~h.柱头原基分化期与花柱伸长期酯化果胶荧光标记强度逐渐增强;i~k.开花期酸性果胶荧光标记强度逐渐降低;l~n.开花期酯化果胶荧光标记强度逐渐降低;St.花柱;Oy.子房。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利用单克隆抗体JIM5和JIM7分别对不同发育时期板栗雌花细胞壁酸性果胶和酯化果胶成分进行标记(图7~8),并对相对荧光强度进行测定(图9)。首先,在花朵原基分化期(图7a,图8a),酸性果胶荧光强度相对较低,随着发育时期的推进,酸性果胶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图7b~7d,图8b~8d)。但进入开花期后,酸性果胶荧光强度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并逐步降低(图7i~7k,图8i~8k)。同时酯化果胶在花朵原基分化期(图7e,图8e)荧光强度也相对较低,并随着发育时期的推进,酯化果胶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图7f~7h,图8f~8h)。且进入开花期后,酯化果胶荧光强度也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并逐步降低。其次,在雌花处于花朵原基形成期(图7a、7e,图8a、8e),酸性果胶荧光强度明显低于酯化果胶荧光强度;之后雌花发育开始进入柱头原基分化期、花柱伸长期和开花期(图7b~7d、7f~7n,图8b~8d、8f~8n),酸性果胶荧光强度仍低于酯化果胶荧光强度,通过对整个发育时期的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荧光强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图9)。此外,雌花不同部位果胶荧光强度也不同。花柱部位荧光强度相对于其他部位更强,而且随着花柱伸长,花柱部位的果胶荧光强度也明显增强(图7f、7l,图8e)。通过观察雌花横切面果胶荧光,可知子房部位荧光强度较高,尤其是子房内部细胞相对于其他部位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果胶荧光强度增强(图8a、8d、8e、8h)。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