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地名的证据作用,应用空间计量与数理统计方法,描述了野生虎的历史分布,分析了虎地名的构词方式与表征地物,探讨了人虎关系的历史演变,关注了虎的生存状态、虎患及人类响应。地名证据发现:(1)历史上野生虎主要集中于湘东南、黔中、鄂西与辽中南地区的深山沟谷与密林中,其次是省界交汇地区;(2)主要栖居于低海拔、低起伏度与坡度平缓的林谷中,森林破坏与农田扩增导致虎生境的碎片化与领地的锐减;(3)生境破坏与习性改变引发虎群、虎与其他动物、虎与人因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激烈竞争,虎生存状态趋向恶化;(4)隋唐时期之前,虎地名村落的数量较为稳定,随后不断增加,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意味着人虎冲突程度越发激烈,虎患是天灾与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5)明清以来,先进的猎杀技术促使人类在人虎冲突中越发激进,官方有组织的反击行动越发频繁,直接将野生虎推向灭绝的边缘。
中图分类号:
纪小美. 地名证据下中国野生虎的历史分布与人虎关系演变[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1): 138-147.
[1] | 段正攀, 张利祥, 张文祥, 尹发旺, 张云辉, 张定灿, 杨正华. 云南德宏三种犀鸟的分布及适宜栖息地预测[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42-550. |
[2] | 鲁斌, 王荣兴, 曹光秀, 董晋延, 王飞, 朱宇, 张志中, 潘珉. 滇池湖滨湿地水鸟栖息地重要性评估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61-570. |
[3] | 张承志, 常诗麒, 王阳, 徐密, 刘思, 王声泽, 徐梦昊, 单洪佳, 张晓颖, 李殿伟. 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北鲵产卵场生境[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607-616. |
[4] | 保明伟, 韩泳, 熊朝永, 陈继铭, 王斌, 李富明, 周方易. 西双版纳野象谷亚洲象个体识别及种群数量特征[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472-479. |
[5] | 张晓东, 王婷, 卢志宏, 钟莉传, 陈芬. 万山汞矿区弹琴蛙重金属富集与组织关联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96-606. |
[6] | 陆瑞, 杨云飞, 范琳琳, 范朋飞, 马驰. 乔木层植被结构对印支灰叶猴夜宿地选择的影响[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461-471. |
[7] | 张阳, 韩卫杰, 张曼玉, 张天祥, 黄晓凤. 鄱阳湖周边农田生境中越冬白鹤和鸿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51-560. |
[8] | 冯尔辉, 罗战, 朱萧文, 施雪岩, 梁笑, 杨卓, 吴庭天, 王力军.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种群数量调查[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80-587. |
[9] | 朱紫薇, 魏爽, Iram Maqsood, 司雨蕙, 钟涵, 戎可. 不同营养组成食物对花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21-530. |
[10] | 张佳钰, 高聪慧, 李吉梅, 安志芳, 王志洁, 陈晓琦, 魏登邦. 地下洞道生境下高原鼢鼠血液特征[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2): 298-304. |
[11] | 肖畅, 程彬彬, 石金泽, 黎敏灵, 刘洁, 杨军, 张微微. 婺源蓝冠噪鹛种群生存力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531-541. |
[12] | 崔爽, 胡天华, 余梦琦, 梁咏亮, 李岳诚, 郭松涛, 刘振生. 贺兰山岩羊活动节律与家域特征[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480-489. |
[13] | 张圣, 孙松, 杨锦圳, 王镜欣, 郭瑞萍, 张奕航, 吴文斌, 吴庆明, 华彦. 基于洞穴铸模对中华穿山甲洞穴结构特征的研究[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490-497. |
[14] | 高祥刚, 夏莹, 王震, 邢衍阔, 鹿志创, 田甲申.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斑海豹食性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3): 498-503. |
[15] | 阎婧宇, 谢永华. 基于YOLOv7-Tiny算法的无人机实时跟踪野生动物方法[J].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2): 251-26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