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3, Vol. 35 ›› Issue (3): 355-360.DOI: 10.7677/ynzwyj201313035
王广艳1、2、4, 孟盈1、2、3, 聂泽龙1, 杨永平1、2、3
收稿日期:
2013-03-14
出版日期:
2013-05-25
发布日期:
2013-04-11
基金资助: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 (2007FY11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270273, 41271058);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基础前沿专项项目 (KSCX2-EW-J-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010CB951704)
WANG Guang-Yan-1、2、4, MENG Ying-1、2、3, NIE Ze-Long-1, YANG Yong-Ping-1、2、3
Received:
2013-03-14
Online:
2013-05-25
Published:
2013-04-11
Supported by: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 (2007FY11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270273, 41271058);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基础前沿专项项目 (KSCX2-EW-J-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010CB951704)
摘要:
报道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5种6个居群火绒草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银叶火绒草Leontopodium souliei 2n=2x=24=13M+8m+3sm,1B;坚杆火绒草L.franchetii 2n=2x=26=6M+18m+2sm,2A;华火绒草L.sinense;四川木里海拔2406m的居群:2n=2x=26=4M+22m,1B,四川木里海拔3074m居群:2n=4x=52=16M+36m,1B;美头火绒草L.calocephalum 2n=4x=48=3M+43m+2sm,1B;毛香火绒草L.stracheyi 2n=4x=48=13M+35m,1A。对现有的染色体资料分析表明:火绒草属的染色体核型比较对称,但种间具一定的变异;多倍化可能是该属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强烈物种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图分类号:
王广艳1、2、4, 孟盈1、2、3, 聂泽龙1,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东南缘五种火绒草属植物的核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55-360.
WANG Guang-Yan-, MENG Ying-, NIE Ze-Long-, YANG Yong-Ping. Karyotypes of Five Leontopodium Species from the Sou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Southwest China[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55-360.
黄利权, 伍义行, 2004. 火绒草及火绒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
[1] | 钱敏1、2、3, 王广艳4, 孟盈5,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二种车前属植物的核型和C-值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07-415. |
[2] | 李雄1、2、3, 杨时海3、4, 杨云强1、2, 尹欣1、2、3, 孙旭东1、2, 杨永平1、2. 不同居群紫花针茅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差异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39-452. |
[3] | 李雄, 杨云强, 杨时海, 马岚, 孔祥翔, 胡向阳, 杨永平. 蛋白质水平解析高山嵩草对青藏高原昼夜环境的响应[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2): 145-156. |
[4] | 向春雷1, 董洪进2, 胡国雄1, 纳迪亚·扎赫拉3, 船本常男4. 中国秃疮花属和海罂粟属的细胞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21-726. |
[5] | 付瑶1、2、3, 王赟4, 杨永平4、5**, 杨雪飞1、2、3. 西藏东部牧民对藏药植物山莨菪的传统利用及环境适应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81-890. |
[6] | 殷根深, 杨志云, 蒋镇宇, 龚洵. 基于比较核型分析方法追溯百合族 (百合科) 二型性核型的起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37-746. |
[7] | 向春雷, 陈亚萍, 船本常男, 彭华. 国产香茶菜属十三个分类群的细胞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5): 561-568. |
[8] | 常艳芬, 李捷, 陆树刚, Harald Schneider. 江苏铁角蕨的系统位置和多倍体起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1): 7-12. |
[9] | 刘瑞瑞,SKOG Laurence E.,廖景平,周太久,温放. 广义报春苣苔属 (苦苣苔科) 的染色体新计数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1): 13-21. |
[10] | 杨志云, 龚洵. 五种中国苏铁属植物的核型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5): 601-604. |
[11] | 李拓径, 王雨华. 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建设[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34-240. |
[12] | 张发起1, 付鹏程1、2, 高庆波1, 李印虎1、2, Gulzar Khan1、2, 陈世龙1. 蒺藜科及由其分出的两新科四种植物种子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80-284. |
[13] | 苏旭1、2, 岳伟1, 刘建全1. 青藏高原固沙草属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43-347. |
[14] | 王东超1、2, 吴杰3、5, 杨永红1, 陈家辉2、3、4, 杨永平3、4.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48-354. |
[15] | 孟盈1、2、3,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八种菊科植物染色体核型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61-3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