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3, Vol. 35 ›› Issue (3): 280-284.DOI: 10.7677/ynzwyj201313046
张发起1, 付鹏程1、2, 高庆波1, 李印虎1、2, Gulzar Khan1、2, 陈世龙1
收稿日期:
2013-03-20
出版日期:
2013-05-25
发布日期:
2013-04-12
基金资助: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 (2007FY110100)
ZHANG Fa-Qi-1, FU Peng-Cheng-1、2, GAO Qing-Bo-1, LI Yi-Hu-1、2, Gulzar Khan1、2, CHEN Shi-Long-1
Received:
2013-03-20
Online:
2013-05-25
Published:
2013-04-12
Supported by: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 (2007FY110100)
摘要:
对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的原属蒺藜科4种高山植物(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及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的9个自然居群的种子形态运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来自3个新界定科的不同植物的种子特征差异明显,其种皮纹饰各不相同,种间差异明显,说明这一特征在3个科之间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同一物种不同产地的种子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一性状在同一物种间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支持将白刺科和及骆驼蓬科的物种从蒺藜科中分出,表面种子微形态这一稳定的性状可以作为白刺科、蒺藜科以及骆驼蓬科3个关系比较复杂的科之间的一个分类依据。
中图分类号:
张发起1, 付鹏程1、2, 高庆波1, 李印虎1、2, Gulzar Khan1、2, 陈世龙1. 蒺藜科及由其分出的两新科四种植物种子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80-284.
ZHANG Fa-Qi-, FU Peng-Cheng-, GAO Qing-Bo-, LI Yi-Hu-, Gulzar Khan, CHEN Shi-Long. Comparative Study on Plant Se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ygophyllaceae and Two New Families Separated from It[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80-284.
|
[1] | 钱敏1、2、3, 王广艳4, 孟盈5,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二种车前属植物的核型和C-值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07-415. |
[2] | 李雄1、2、3, 杨时海3、4, 杨云强1、2, 尹欣1、2、3, 孙旭东1、2, 杨永平1、2. 不同居群紫花针茅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差异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39-452. |
[3] | 李雄, 杨云强, 杨时海, 马岚, 孔祥翔, 胡向阳, 杨永平. 蛋白质水平解析高山嵩草对青藏高原昼夜环境的响应[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2): 145-156. |
[4] | 付瑶1、2、3, 王赟4, 杨永平4、5**, 杨雪飞1、2、3. 西藏东部牧民对藏药植物山莨菪的传统利用及环境适应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81-890. |
[5] | 孟盈1、2、3,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八种菊科植物染色体核型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61-366. |
[6] | 王广艳1、2、4, 孟盈1、2、3, 聂泽龙1,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东南缘五种火绒草属植物的核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55-360. |
[7] | 王东超1、2, 吴杰3、5, 杨永红1, 陈家辉2、3、4, 杨永平3、4.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48-354. |
[8] | 苏旭1、2, 岳伟1, 刘建全1. 青藏高原固沙草属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43-347. |
[9] | 李拓径, 王雨华. 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建设[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34-240. |
[10] | 于斌, 梁留科, 李湘豫, 刘鹏飞, 刘晓静, 朱连奇. 青海省冬虫夏草资源特征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5): 478-482. |
[11] | 王晓雄1、2, 乐霁培2, 孙航2, 李志敏1. 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特有植物绵参的谱系地理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6): 605-614. |
[12] | 张婵1、4, 胡莉娟2, 王赟3, 段元文3 , 杨永平1、3. 位置效应对喉毛花(龙胆科)的花特征和繁殖成功的影响[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5): 495-502. |
[13] | 刘亚辉1、2, 孟盈1, 杨永红2, 杨永平1. 青藏高原六种棘豆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4): 423-431. |
[14] | 王赟1 , 2 , 罗 建3 , 许建初1 . 铃铛子和赛莨菪( 茄科) 的传粉机制比较研[J].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3): 211-218. |
[15] | 范邓妹1 , 2 , 杨永平1 . 不同生境下珠芽蓼( 蓼科) 的繁殖策略比较[J].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2): 153-15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