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3, Vol. 35 ›› Issue (4): 479-486.DOI: 10.7677/ynzwyj201313063
张玲玲1、2, 张宇1, 王利1、2, 王雨华1
收稿日期:
2013-03-25
出版日期:
2013-07-25
发布日期:
2013-06-04
基金资助:
General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270379), S & T Basic Work Program (2012FY110300)
ZHANG Ling-Ling-1、2, ZHANG Yu-1, WANG Li-1、2, WANG Yu-Hua-1
Received:
2013-03-25
Online:
2013-07-25
Published:
2013-06-04
摘要: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民族传统食用植物及其民族植物学传统知识的流失。粮食危机是全世界一直以来面临的危机,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更加严重,因此开展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十分重要和迫切。纳西族是滇西北高原上的原著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植物知识。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于2012年对坐落于玉龙雪山山麓的文海纳西族村落开展了野外调查,共访谈信息报告人89人,其中关键信息报告人30人。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参与式调查方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和集体讨论法。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表现出物种数、采集时间、食用部位、食用类型、食用功能5个层面上的多样性。共记录到传统食用植物146种、45科、67属;与周边玉龙山植物相比,22%的科和7.4%的属至少有1种食用植物。采集时间可持续全年,春季采集的食用植物有20.44%,夏季有22.63%,秋季有48.18%,8.76%的食用植物还可在冬季采收。当地食用的植物部位有8种、食用类型有15种,66种食用植物有药用功能,可预防和治疗18种疾病。多样化的传统食用植物是纳西族抵抗食物短缺的物质基础,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中图分类号:
张玲玲1、2, 张宇1, 王利1、2, 王雨华1. 滇西北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丽江地区文海村为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79-486.
ZHANG Ling-Ling-, ZHANG Yu-, WANG Li-, WANG Yu-Hua. An Ethnobotanical Study of Traditional Edible Plants Used by Naxi People in Northwest Yunnan, China——A Case Study in Wenhai Village[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79-486.
AliShtayeh MS, Jamous RM, AlShafie′ JH et al., 2008.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wild edible plants used in Palestine (Northern West Bank): a comparative study[J]. 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 4: 1—13 |
[1] | 耿彦飞1、2, 杨雅1, 张宇1, 张玲玲1, 王雨华1. 食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79-490. |
[2] | 王趁, 张玲玲, 王雨华. 油瓜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2): 209-213. |
[3] | 黄秀珍1, 邹秀红2. 福建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野生药用植物的利用初探[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91-902. |
[4] | 王静.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俗中的植物及其文化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4): 537-544. |
[5] | 赵富伟, 姚瑶, 唐秀俊, 谢镇国, 杨胜国, 余永富, 武建勇, 周江菊, 张世玲, 李萍, 杨绍军, 雷启义, 薛达元. 贵州雷公山地区苗族的酒曲植物[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2): 261-266. |
[6] | 裴盛基. 民族植物学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01-406. |
[7] | 淮虎银, 高红明. 民族植物学应重视“人类利用实践对植物资源影响”的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31-437. |
[8] | 龙春林1、2. 现代民族植物学引论[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38-442. |
[9] | 黄玉绿1, 郭志永1, 刘宇婧1, 王业玲1, 罗斌圣1, 龙春林1、2. 广西靖西县壮族民间对植物的命名[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43-452. |
[10] | 王利1、2, 王雨华1. 大理地区传统药材集市的现状及特点[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53-460. |
[11] | 王静. 凉山州彝、汉混居区饮食文化中的野生植物利用初探[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61-471. |
[12] | 刘光华1、2、3, 佘朝文1、2、3, 蒋向辉1、2、3, 石诗博3, 曾婷婷3. 湖南通道侗族端午节中的民族植物学[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72-478. |
[13] | 贺安娜1、2、3, 佘朝文2、3. 显脉旋覆花的民族植物学调查[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4): 497-500. |
[14] | 淮虎银1**, 刘爱忠2**. 选择性采集对植物及生态系统的效应[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2): 180-186. |
[15] | 曹明1、2, 曹小燕1, 曹利民3, 席世丽1. 广西恭城瑶族集市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01): 93-1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