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02): 324-334.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23.04025

•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水肥处理对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的影响

宋思梦, 林冬梅, 张健, 张煜隆, 周扬, 李勋, 张艳, 彭彬, 刘斌, 林占熺   

  1.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8L003);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21NZ029009);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项目(KKY22003XA);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KKY22001XA); 福建农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专项(XKJC-712021030)资助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为揭示不同水分与肥力管理对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控肥设计W1-W4共4个水分梯度(25%、50%、75%、100%田间持水量)与F1-F3共3个肥力梯度(3.3、6.6、13.2 g/盆)的完全随机耦合组12组,以75%田间持水量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水肥处理下巨菌草的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结果表明:茎粗、茎秆总长、叶宽受水分、施肥显著影响(P<0.05),株高、叶长、节间长、含水率、根冠比、茎叶比、生物量、干旱敏感指数、耐性指数及植株质量指数受水分、施肥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随水分和肥力增加,巨菌草根冠比下降,地下生物量分配占比减少,其余形态指标与生物量及指数均增加.施肥可减弱巨菌草受干旱胁迫程度.各组间相比较,株高、茎粗、茎秆总长、叶长、叶宽、节间长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35.97%、18.26%、45.55%、14.82%、29.52%、27.58%,茎、叶、根含水率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34.69%、31.09%、23.10%;叶、茎、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96.46%、132.52%、114.88%、123.71%、113.04%,根冠比、茎叶比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39.67%、77.11%.巨菌草在正常水分(75%田间持水量)耦合中肥(6.6 g/盆)或高肥(13.2 g/盆)处理的形态特征较好,充足水分(100%田间持水量)耦合中肥(6.6 g/盆)处理的生物量积累、干旱耐性指数和植株质量指数较高.本研究表明正常水分耦合中肥与高肥、充足水分耦合中肥是巨菌草在干旱河谷生长发育与物质积累的优选水肥配比;结果可为干旱区巨菌草生长管理和植被生态恢复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图10表1参37)

关键词: 巨菌草, 形态特征, 生物量, 水肥耦合, 水分胁迫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