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01): 35-45.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23.02010

• •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药用植物多样性恢复动态

罗焓毓, 骆金初, 冯慧芳, 肖美娟, 杨诗敏, 李永泉, 刘菊秀, 李旭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2B1111230001); 广东省基础研究旗舰项目(2023B0303050001); 广东省财政专项林业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42和41991285)联合资助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与生态平衡密切相关,然而药用植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在人工林恢复中随林龄的变化知之甚少.以广东省乐昌林场选取近自然经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5、10、15、20、30和60年林龄)为研究对象,分析药用植物多样性及组成结构随林龄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1)6个林龄下共有林下植被74科131属和178种,其中药用植物有58科86属105种.(2)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药用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林龄无显著的线性关系,林下植被灌木层物种多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林龄10年(22.33),草本层出现在林龄20年(14.33).灌木层药用植物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10年和20年的林龄(16.00),草本层为20年林龄(8.67).(3)杉木林草本层和灌木层的药用植物Jaccard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比林下植被的草本层和灌木层更高;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灌木层、草本层和灌木层药用植物随林龄间隔Jaccard相似性指数降低,而草本层药用植物增加.综上,近自然经营的杉木人工林可以培育较多药用植物,停止人为扰动后药用植物多样性随着恢复时间会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结合人工林野生药用植物的恢复趋势,可以根据林龄适当地进行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图5表7参49)

关键词: 林下植被, 药用植物,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演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