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03): 550-558.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23.0602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生物–黑麦草联合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效果及机理

唐鹤溪, 周芙蓉, 鲜杨, 董浩, 尤青   

  1.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项目(SCIGS-CYBXM-2023017)资助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为了解微生物—黑麦草联合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效果并揭示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高山被孢霉添加量(0、5、10、20、40 mL,菌浓度分别为0、2×10~5、4×10~5、8×10~5、1.6×10~6 CFU/g)对黑麦草生长特性,黑麦草富集、转移铀、钍能力,根际土理化性质及铀、钍形态,铀、钍在黑麦草体内的分布情况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少量枯草芽孢杆菌(5 mL)显著促进黑麦草生长,明显增强黑麦草对铀、钍的富集、转移能力,显著提升土壤中可交换态铀、钍的占比.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枯草芽孢杆菌(5 mL)能促进植物中氨基、羧基、甲基的合成以及植物体内羧基与铀、钍等金属离子结合,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以及对铀、钍的吸收富集作用,这与黑麦草生长及对铀、钍的吸收、转移规律一致.透射电镜(TEM)和能谱仪(EDS)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枯草芽孢杆菌(5 mL)和一定量的黑曲霉(10 mL)时能观测到铀、钍元素且分布均匀.综上,在土壤中添加浓度为2×10~5 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大幅提升了黑麦草对铀、钍核素的富集能力,显著增强了土壤修复效果;本研究不添加除菌株外的其他试剂,为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成本低廉、易于大面积推广的可靠技术.(图8表1参44)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联合修复, 黑麦草, 枯草芽孢杆菌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