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02): 344-352.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23.0502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套种南方红豆杉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赵洋, 余雯静, 何易蔓, 余春霞, 吴承祯, 李键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72202200205); 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菌草科学及产业高质量发展(XKJC-712021030)资助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探索营造异龄复层近自然混交林以期改善土壤肥力的经营措施,明晰套种对杉木纯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趋势,对我国南方杉木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闽北林区27年生杉木纯林、杉木(27年生)×南方红豆杉(7年生、8年生、9年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点取样法选取4种林分样地的土壤,分成0-20 cm、20-40 cm、40-60 cm 3个土层,对各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林龄和土层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酶活性随土层增加逐渐降低,脲酶、蔗糖酶活性随套种年限的增加逐年递减.(2)混交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均在第8年升至最高,其中土壤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在第9年下降,而土壤密度在第9年上升.土壤的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在第7年、第8年上升,在第9年下降,而速效钾含量则在第7年锐减后逐年递增.(3)土壤脲酶活性与全氮、有效磷、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有机质、水解氮及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磷酸酶与土壤持水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4)混交林的土壤肥力排序为第8年>第7年>第9年>CK.综上,混交林各营养指标均高于纯林,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间相互作用明显,表明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可以显著改善杉木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结果可为营造异龄复层的近自然混交林,探索套种树种与原树种的养分分配利用关系以及养分补充年限提供参考.(图2表7参53)

关键词: 混交林, 土壤肥力, 酶活性, 林龄差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