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野生动物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490-497.

•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洞穴铸模对中华穿山甲洞穴结构特征的研究

张圣, 孙松, 杨锦圳, 王镜欣, 郭瑞萍, 张奕航, 吴文斌, 吴庆明, 华彦   

  1.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24-08-10 发布日期:2024-08-10
  • 基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626);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资源科学考察)

  • Online:2024-08-10 Published:2024-08-10

摘要: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夜行穴居,野外观测率极低,其洞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介质。然而,中华穿山甲洞穴结构特征量化研究极少,洞穴分类标准(居住洞、觅食洞)的验证未见报道。为探究中华穿山甲居住洞、觅食洞的形态结构差异,选取中华穿山甲遗弃的居住洞(4个)和觅食洞(3个)进行模型铸造,通过3D扫描技术构建三维数字模型。结果表明:7个洞穴洞口朝向皆为西,洞道直径普遍大于洞口直径,洞道首段长、洞穴全长、洞道角度(洞口向内第1个拐角)和洞穴体积均值分别为147.5 cm、322.7 cm、130.0°和0.073 2 m3。两种类型洞穴存在结构差异,居住洞的洞口朝向更偏北,其洞口、洞道直径、洞穴首段长、洞穴全长和洞穴体积均大于觅食洞;觅食洞的洞道拐角角度、白蚁巢穴数量大于居住洞。研究结果精准量化了中华穿山甲洞穴结构特征,验证了洞穴分类标准的准确性,为深入开展中华穿山甲洞穴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穴居动物, 洞穴结构, 洞穴铸模, 3D扫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