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独龙江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进行研究。该地区位于云南的西北部、横断山脉的西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据目前所知,该地区共有蕨类植物41科,102属和275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水龙骨科是该蕨类植物区系中最大的科。本文将属和种的地理分布区分别划分为16和13个分布区类型(表3和表4),此外,还列出了该蕨类植物区系与其他15个地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根据单位面积种类数量的比较,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和相似性系数的研究等结果.
本文对独龙江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进行生态类型的划分应该以生态因子为依据。根据各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独龙江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可以分别划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高温植物、亚高温植物、中温植物、微温植物、低温植物、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附牛植物、土生植物、石生植物、酸性上植物和钙质土植物等。最后得出该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特征:生态类型多样;阴性植物、亚高温植物和中生植物种类多;附生植物种类所占比例大;旱生植物和石生植物种类少。
独龙江地区拥有杜鹃花属植物58种,2亚种和8变种,分属于6个亚属,其中较原始的种类占1/4,而较进化的高山类群和种类较少,表明该区地质历史较为古老,而受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较小,河谷地区出现9个附生种反映了热带生境的残迹。根据该区的特有现象和与邻近地区区系联系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的植物区系分区中应是一个独立的小区而有别于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并与缅甸东北部和邻接的西藏东南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地史上它们可能同属一个古老的地块。
岩芋属Remusatia Schott和曲苞芋属Gonatanthus Klotzsch是天南星科中芋亚科泉七族两个亲缘很近的属。两个属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气生芽条,芽条分校或不分枝,具多数珠芽。两个属的种具相同的染色体基数(2n=28),二倍体或三倍体。两属的唯一差别是:岩芋属的子房具侧膜胎座,曲苞芋属植物具基底胎座。但是,在同一个种内,胎座形式也有变化,有的种既有侧膜胎座,也有基底胎座如 Remusatia ornata和Gonatanthus yunnanensis。实际上两个属很难分开,有必要将两属合二为一。
Habitu L.leucostachyo A.Camus simillimus,sed differt foliis tenuioribus perameneo-chartaceis,nervulis reticulatis gracilioribus distinctis,spicae infructescentibus ad 20 cm longis,cupulis coa1escentibus glande tota inclusis,glande minori lcm alta a basi ad apicem 2/3 partem cum muro cupulae coalesc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