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2年, 第14卷, 第S5期 
刊出日期:1992-12-26
  

  • 全选
    |
    研究论文
  • 陆树刚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6366) PDF全文 ( 327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独龙江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进行研究。该地区位于云南的西北部、横断山脉的西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据目前所知,该地区共有蕨类植物41科,102属和275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水龙骨科是该蕨类植物区系中最大的科。本文将属和种的地理分布区分别划分为16和13个分布区类型(表3和表4),此外,还列出了该蕨类植物区系与其他15个地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根据单位面积种类数量的比较,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和相似性系数的研究等结果.

  • 顾志建 王丽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6172) PDF全文 ( 313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独龙江地区的11种单子叶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其中重楼属5种,它们的静止核为复杂染色体中央微粒型,分裂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

  • 陆树刚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6351) PDF全文 ( 306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独龙江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进行生态类型的划分应该以生态因子为依据。根据各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独龙江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可以分别划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高温植物、亚高温植物、中温植物、微温植物、低温植物、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附牛植物、土生植物、石生植物、酸性上植物和钙质土植物等。最后得出该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特征:生态类型多样;阴性植物、亚高温植物和中生植物种类多;附生植物种类所占比例大;旱生植物和石生植物种类少。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6179) PDF全文 ( 301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岩芋属含4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其中岩芋 Remusatia vivipara是属内比较原始的种,其分布区的界线即为属的分布区界线。研究岩芋分布区的起源、发展和间断对岩芋属具有代表意义。本文认为岩芋及岩芋属起源于古南大陆的印度半岛,渐新世时,岩芋通过阿拉伯半岛这一通道传人非洲,并同时扩散到亚洲热带地区,至晚第三纪已到达台湾以及爪哇,从而形成了岩芋属的洲际分布区。

  • 闵天禄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5679) PDF全文 ( 268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独龙江地区拥有杜鹃花属植物58种,2亚种和8变种,分属于6个亚属,其中较原始的种类占1/4,而较进化的高山类群和种类较少,表明该区地质历史较为古老,而受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较小,河谷地区出现9个附生种反映了热带生境的残迹。根据该区的特有现象和与邻近地区区系联系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的植物区系分区中应是一个独立的小区而有别于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并与缅甸东北部和邻接的西藏东南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地史上它们可能同属一个古老的地块。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6346) PDF全文 ( 312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旌节花科国产种的生物学和历史地理分析,认为滇缅旌节花 Stachyulus cordatulus cordatulus Merr 为常绿披散灌木,具两性花,侧脉连成一圈集合脉,是旌节花属中的原始类群,云南西北部独龙江流域和缅甸北部南塔迈河流域,即滇西-掸邦-马来亚板块的北部很可能是旌节花科的起源地;旌节花科大约在晚自垩纪就已出现。

  • 朱维明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6276) PDF全文 ( 329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云南蕨类植物22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Osmundastrum,Cyclosorus和phmatopteris 3属的3个新组合,Athyriopsis和Polypodiodes 2属的2个改级新组合,中国或云南蕨类植物14个新分布种。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7490) PDF全文 ( 313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岩芋属Remusatia Schott和曲苞芋属Gonatanthus Klotzsch是天南星科中芋亚科泉七族两个亲缘很近的属。两个属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气生芽条,芽条分校或不分枝,具多数珠芽。两个属的种具相同的染色体基数(2n=28),二倍体或三倍体。两属的唯一差别是:岩芋属的子房具侧膜胎座,曲苞芋属植物具基底胎座。但是,在同一个种内,胎座形式也有变化,有的种既有侧膜胎座,也有基底胎座如 Remusatia ornata和Gonatanthus yunnanensis。实际上两个属很难分开,有必要将两属合二为一。

  • 白佩瑜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3898) PDF全文 ( 296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S. cathayensi Merr. et Petrry affinis sed inflorescentiis axillares et in ramulo elaminatis affixa,calycis semiorbiculatis differt.

  • 李恒 徐永椿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5684) PDF全文 ( 307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Habitu L.leucostachyo A.Camus simillimus,sed differt foliis tenuioribus perameneo-chartaceis,nervulis reticulatis gracilioribus distinctis,spicae infructescentibus ad 20 cm longis,cupulis coa1escentibus glande tota inclusis,glande minori lcm alta a basi ad apicem 2/3 partem cum muro cupulae coalescente.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5908) PDF全文 ( 323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茎和枝无刺,伞形花序有花6—10朵。分布于云南贡山,福贡,盈江,梁河,景东,生长在海拔1300—1600 m的江边或山坡林缘和灌丛中。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3716) PDF全文 ( 313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nova R. decursivae (Roxb.) Schott affinis sed foliis subcoriaceis, nervis lateralibus in partitionibus pluris, spadice minore l0 cm longe l.8 cm crasse,sessili rotundato differt.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5109) PDF全文 ( 312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P. forrestii (Takht.) H. Li affinis sed foliis 4, 5, obovatis, rugosis, 10-l5 longis et 6.3-l0 cm latis; ovario 4-5 loculari, staminibus 12 vel l5 differt.

  • 王文采
    Plant Diversity. 1992, 14(S5): 1-3.
    摘要 ( 3877) PDF全文 ( 288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A varietate typica differt foliis latioribus (usquead 5 cm latis) margine lateris latioris l0-dentatis cystolithis 0.05-0.2 mm longis densis praeditis, petiolis usque ad 7 mm lon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