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5, Vol. 37 ›› Issue (05): 493-512.DOI: 10.7677/ynzwyj201515019
• 研究论文 • 下一篇
张永增1、2, 孙文光1、2, 高彩珍1, 曹文娟1, 张永洪1**, 李志敏1、2
收稿日期:
2015-01-31
出版日期:
2015-09-25
发布日期:
2015-04-1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U1136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360049; 31160045; 31460050);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LSEB20120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2013FY112100)
ZHANG Yong-Ceng-1、2, SUN Wen-Guang-1、2, GAO Cai-Zhen-1, CAO Wen-Juan-1, ZHANG Yong-Hong-1**, LI Zhi-Min-1、2
Received:
2015-01-31
Online:
2015-09-25
Published:
2015-04-10
Supported b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U1136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360049; 31160045; 31460050);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LSEB20120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2013FY112100)
摘要:
选取瑞香科瑞香属 (Daphne) 植物56种 (变种)、荛花属 (Wikstroemia) 植物45种(变种),及12种外类群植物,进行叶表皮微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瑞香属和荛花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大多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大多为平直、弯曲和浅波状,大小为30~40μm × 10~20μm,部分具毛。气孔呈随机分布,大小为20~36μm × 17~25μm,宽椭圆形或窄椭圆形,气孔密度为100~250S/mm2,气孔主要类型为无规则型 (anomocytic)。瑞香属与荛花属的叶表皮性状整体具有一致性,两属间没有典型区别特征,很多性状在两个属中呈交叉分布,不反映瑞香属和荛花属分别是自然 (单系) 类群。毛管花属 (Eriosolena) 植物特有的乳突 (papillae) 特征在瑞香属和荛花属植物中均不存在,不支持将其并入瑞香属的分类处理。通过气孔器类型比较分析认为,瑞香属和荛花属与瑞香亚科中的其他属,如鼠皮树属 (Rhamnoneuron)、毛管花属、假狼毒属 (Stelleropsis)、Daphnopsis、结香属 (Edgeworthia) 相比具衍生性状,是衍生类群。
中图分类号:
张永增, 孙文光, 高彩珍, 曹文娟, 张永洪, 李志敏. 瑞香属和荛花属 (瑞香科) 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493-512.
ZHANG Yong-Ceng, SUN Wen-Guang, GAO Cai-Zhen, CAO Wen-Juan, ZHANG Yong-Hong**, LI Zhi-Min. Character of Leaf Epidermis and Their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of Daphne and Wikstroemia (Thymelaeaceae)[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493-512.
Baranova M, 1992.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stomatographic studies of flowering plants[J]. The Botanical Review, 58 (1): 49—99 |
[1] | 杨珍珍1、2, 陈文红1, 税玉民1. 中国和越南秋海棠属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76-388. |
[2] | 杨汉奇, 李德铢. 中国竹亚科空竹属的整理[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46-550. |
[3] | 杨珍珍1、5, 陈文红1, 盛家舒2, 罗林3, 张嵘梅4, 税玉民1. 秋海棠属孟连秋海棠的补充订正[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57-562. |
[4] | 侯学良. 中国红树植物柱果木榄 (红树科) 考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3): 267-270. |
[5] | 贾渝, 何思. 中国毛锦藓科植物增补[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71-780. |
[6] | 杨晨璇, 陈丽, 王娟, 杨宇明, 李璐. 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 (猕猴桃科) 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5): 569-577. |
[7] | 毛星星, 刘贤, 张钢民. 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细叶铁线蕨系的分类学修订[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4): 453-467. |
[8] | 曹小燕, 曹明, 邓敏. 中国水青冈属 (壳斗科) 叶结构及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1): 1-6. |
[9] | 孔航辉1, 高乞2, 罗艳3, 杨亲二1. 国产乌头属(毛茛科)的种子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41-252. |
[10] | 许炳强1, 郑朝汉1、2, 童毅华1、2, 周伟3, 夏念和1. 风毛菊属雪兔子亚属瘦果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53-264. |
[11] | 周卓1、2, 陈光富1、3, 张建文1, 牛洋1, 李志敏3, 孙航1. 蓝钟花属的种子形态学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65-272. |
[12] | 向春雷1, 陈丽1, 陈亚萍1、2, 胡国雄1、2, 彭华1. 铃子香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1-10. |
[13] | 王东超1、2, 杨永平1、3, 陈家辉1、3, 李馨4. 28种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5): 430-442. |
[14] | 齐新萍1、2、3, 张宪春2, 卫然2、3. 中国瓦韦属革质叶组的分类学修订[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S17): 55-64. |
[15] | 高云东, 周颂东, 何兴金 . 中国横断山区狭义百合科四属部分植物核型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5): 399-40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