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06, Vol. 28 ›› Issue (06): 631-638.
王雪, 宋松泉
收稿日期:
2006-01-16
出版日期:
2006-12-25
发布日期:
2006-12-25
通讯作者:
宋松泉
WANG Xue, SONG Song-Quan
Received:
2006-01-16
Online:
2006-12-25
Published:
2006-12-25
Contact:
SONG Song-Quan
摘要: 以丛毛垂叶榕( Ficus benjamina L . var . nuda ) 种子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温度、光照、植物激素(GA3 、6-BA、乙烯) 和含氮化合物( 硝普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讨论了光在丛毛垂叶榕种子萌发中的生态意义。在交替光照下(14 h 光照, 10 h 黑暗, 12μmol m- 2 s - 1 ) , 种子在15℃、20℃、25℃、30℃、35℃、40℃和30℃20℃下的最终萌发率分别为87 . 5%、100%、100%、100%、98%、89%和100%; 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分别为34.7 d、16.3 d、5.6 d、4.8 d、6.4 d、9 d 和6.3 d。黑暗条件下, 种子在15℃、20℃、25℃、30℃、35℃、40℃和30℃20℃下萌发35 d, 种子的萌发率为零; 添加交替光照后,种子迅速萌发。0 . 5~20μmol m- 2 s - 1 的光照强度显著地增加种子的最终萌发率, 不同的光照强度对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影响种子的萌发速率。在24 h 光暗周期下, 种子的最终萌发率随着光期长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连续光照下处理24 h、36 h 和48 h 后能够促进种子在随后的连续黑暗中萌发。不同浓度的GA3 、6-BA、乙烯、硝普钠、NaNO3 和NaNO2 处理不能代替光照在黑暗条件下促进种子萌发, 添加交替光照后, 种子迅速获得萌发能力。丛毛垂叶榕种子的上述萌发行为与其长期适应热带雨林的生境密切相关。
王雪, 宋松泉. 丛毛垂叶榕种子萌发的光敏感性及其生态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06, 28(06): 631-638.
WANG Xue, SONG Song-Quan. The Light-Sensitivity of Germination of Ficus benjamina var. nuda (Moraceae) Seeds 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J]. Plant Diversity, 2006, 28(06): 631-638.
[1] | 郑昀晔1、2, 禹晓梅2, 索文龙2, 牛永志2, 邓盛斌2, 马文广1、2. 烟草种子成熟变化及判定方法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72-478. |
[2] | 杨艳1、2, 黎云祥1、2, 胥晓2、3. 珙桐种子休眠解除和萌发过程中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79-787. |
[3] | 杨娅娟, 郭永杰, 秦少发, 胡枭剑. 云南九种樟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及脱水耐性[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13-820. |
[4] | 憨宏艳, 许宁, 李珊, 张雪梅. 吸胀期低温处理对水青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86-594. |
[5] | 陈莹, 范旭丽, 高江云. 白旗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与试管苗快速繁育[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611-615. |
[6] | 刘成, 秦少发, 胡枭剑. 弥勒苣苔种子的休眠萌发特性[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3): 278-282. |
[7] | 匡美龄, 张石宝. 西藏虎头兰和墨兰对强光的生理响应[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1): 55-62. |
[8] | 李雄, 尹欣, 杨时海, 杨云强, 胡向阳, 杨永平. 温度对高山植物紫花针茅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698-706. |
[9] | 张云香, 胡灏禹, 杨丽娟, 王长宝, 何兴金. 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子散布及萌发特性[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03-309. |
[10] | 胡枭剑, 李爱花, 杨娟, 秦少发, 亚吉东, 杨湘云. 不同产地车前种子重量、萌发特性及其影响因子[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10-316. |
[11] | 张佳宁1、2, 刘坤2. 青藏高原东部植物种子萌发能力与其在群落中相对多度的关系[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17-326. |
[12] | 秦衍雷1、2, 武菊英1. 观赏草丽色画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2): 165-170. |
[13] | 张娟娟1、2, 严宁1, 胡虹1. 三种兜兰属植物种子发育过程及其与无菌萌发的关系[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33-40. |
[14] | 罗亚皇1、2, 张玲1. 五蕊寄生种子萌发特性[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73-80. |
[15] | 张丽霞1, 兰芹英2, 李海涛1, 谭运洪2, 管燕红1, 李学兰1. 白木香种子脱水耐性的发育变化及贮藏特性[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4): 458-4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