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4, Vol. 36 ›› Issue (06): 730-736.DOI: 10.7677/ynzwyj201414022
张宁宁1、2, 杨静1, 孙卫邦1
收稿日期:
2014-02-07
出版日期:
2014-11-25
发布日期:
2014-04-24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西南地区重要植物类群分类、评价与挖掘” (KSCX2EWJ24)
ZHANG Ning-Ning-1、2, YANG Jing-1, SUN Wei-Bang-1
Received:
2014-02-07
Online:
2014-11-25
Published:
2014-04-24
Supported by: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西南地区重要植物类群分类、评价与挖掘” (KSCX2EWJ24)
摘要:
荚蒾属 (Viburnum) 植物在园林中广泛用作观赏灌木,并且其具有优良园艺性状的杂交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4种荚蒾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二倍体中基因组大小变化范围是255pg(陕西荚蒾)到426pg(琼花)。同时,琼花的核型也较不对称,这可能反应了它的育种历史。四倍体物种珊瑚树的基因组大小(762pg)是其他二倍体物种的两倍还多,这揭示了该属的多倍化在进化中可能并不遥远。该研究为荚蒾属细胞遗传学和分类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该属杂交育种提供有用的信息。
中图分类号:
张宁宁, 杨静, 孙卫邦.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荚蒾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30-736.
ZHANG Ning-Ning, YANG Jing, SUN Wei-Bang. Genome Size Estimation of Viburnum (Adoxaceae) Species by Using Flow Cytometry*[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30-736.
Bennett MD, 1972. Nuclear DNA amount and minimum generation time in herbaceous plants[J].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191: 109—135 |
[1] | 向春雷1, 董洪进2, 胡国雄1, 纳迪亚·扎赫拉3, 船本常男4. 中国秃疮花属和海罂粟属的细胞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21-726. |
[2] | 周伟1、2, 李德铢1、2, 王红1. 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二态和单态种群间花部形态变异模式[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13-521. |
[3] | 叶林江1 , 张志荣3, 孙志霞1, 田双1、2. 木兰科主要属种核DNA含量 (2C值) 的检测[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605-610. |
[4] | 向春雷, 陈亚萍, 船本常男, 彭华. 国产香茶菜属十三个分类群的细胞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5): 561-568. |
[5] | 刘瑞瑞,SKOG Laurence E.,廖景平,周太久,温放. 广义报春苣苔属 (苦苣苔科) 的染色体新计数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1): 13-21. |
[6] | 吴春燕1、2, 高立志1. 六个核基因片段在中国颗粒野生稻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5): 537-546. |
[7] | 杨志云, 龚洵. 五种中国苏铁属植物的核型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5): 601-604. |
[8] | 黄永江1, 朱海1、3, 陈文允1, 周浙昆1、2. 槭属翅果种内形态变异性及对其化石鉴定的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95-302. |
[9] | 王东超1、2, 吴杰3、5, 杨永红1, 陈家辉2、3、4, 杨永平3、4.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48-354. |
[10] | 王广艳1、2、4, 孟盈1、2、3, 聂泽龙1,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东南缘五种火绒草属植物的核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55-360. |
[11] | 孟盈1、2、3, 杨永平1、2、3. 青藏高原八种菊科植物染色体核型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61-366. |
[12] | 陈光富1, 巴罗菊1, 孙文光1, 娄笑1, 张建文2, 李志敏1. 横断山及邻近地区八种菊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367-374. |
[13] | 陈光富1, 孙文光1, 张建文2, 李志敏1. 中国特有植物膀胱豆 (豆科) 及两个邻近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2): 144-148. |
[14] | 杨兴玉1、2, 梁开明4, 张新华1、3, 马国华1、3. 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核型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01): 25-27. |
[15] | 刘亚辉1、2, 孟盈1, 杨永红2, 杨永平1. 青藏高原六种棘豆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报道[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4): 423-43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