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4, Vol. 36 ›› Issue (03): 349-357.DOI: 10.7677/ynzwyj201413146
刘德团1**,曹军2,许琨1
收稿日期:
2013-07-02
出版日期:
2014-05-25
发布日期:
2013-08-20
基金资助: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05050206)
LIU DeTuan1**, CAO Jun2**, XU Kun1***
Received:
2013-07-02
Online:
2014-05-25
Published:
2013-08-20
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05050206)
摘要:
UBX(泛素调控X因子)蛋白质家族在泛素化相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细胞周期调控、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发育、胁迫响应、细胞程序性死亡、内吞作用和DNA修复。然而,到目前为止,UBX家族在杨树和葡萄中还没有被研究过。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两个植物的UBX家族,我们对UBX的基因结构、染色体位置、基因重复、系统发育关系作了分析。该研究对葡萄和杨树的UBX蛋白质家族作了第一个系统的分析。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和蛋白质基序组成在同一个组里相对比较保守。基因重复分析表明,串联重复和片段重复对于杨树和葡萄的UBX基因家族的扩张有一定贡献,基因缺失在UBX基因家族的扩张过程中也发生了作用。本研究为UBX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图分类号:
刘德团, 曹军, 许琨. 杨树和葡萄UBX蛋白质家族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3): 349-357.
LIU De-Tuan, CAO Jun, XU Kun. Analyses of the UBX Protein Family in Populus and Vitis[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3): 349-357.
Bailey TL, Williams N, Misleh C et al., 2006. MEME: discovering and analyzing DNA and protein sequence motif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4 (2): 369—373 |
[1] | 高聪聪1、2, 倪军1、3, 陈茂盛1、2, 徐增富1. 能源植物小桐子赤霉素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序列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2): 157-167. |
[2] | 王华芳1、2, 杨石建3, 张教林1. 热带木质藤本的根压及其与系统发育和环境的关系[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51-759. |
[3] | 杨汉奇, 李德铢. 中国竹亚科空竹属的整理[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46-550. |
[4] | 卢萍, 高利霞, 金凤, 恩和巴雅尔. 基于psbAtrnH序列的十种棘豆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3): 279-284. |
[5] | 赵旭耀, 陈斯云, 赵磊, 张雪梅, 马朋飞, 郭振华. MIR166基因家族在陆生植物中的进化模式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3): 331-341. |
[6] | 罗亚皇1、2、3、4, 刘杰1, 高连明1**, 李德铢1、2. DNA条形码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6): 761-768. |
[7] | 杜燕, 张挺, 蔡杰, 杨湘云. iFlora中的种子形态学信息[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6): 774-778. |
[8] | 李恒1、3, 普建新2, 李捷1. 唇形科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分布规律[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81-88. |
[9] | 骆洋1、2、5, 何延彪3, 李德铢1、2, 王雨华3、4, 伊廷双2, 王红1、2. 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3): 231-238. |
[10] | 汤晓辛1、2, 黄双全1. 花色多样性与变异的研究进展[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3): 239-247. |
[11] | 裴男才. 利用植物DNA条形码构建亚热带森林群落系统发育关系——以鼎湖山样地为例[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3): 263-270. |
[12] | 凌立贞1、2, 张书东1. miR156靶基因SPL在植物中的系统分布和进化模式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01): 33-46. |
[13] | 张韵洁, 李德铢. 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4): 365-375. |
[14] | 卫然1、2, 张宪春1, 齐新萍1、2、3. 肠蕨属和同囊蕨属的系统位置——基于叶绿体rbcL基因和rps4+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的证据[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S17): 46-54. |
[15] | 梁冠欣1,2, , 邢福武1. 堇菜属组间的系统发育与亲缘关系:基于trnL-trnF、psbAtrnH、rpL16、ITS序列,细胞学以及形态学证据[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6): 477-48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