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3): 135-144.

• • 上一篇    下一篇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模拟及预测

张莹, 王让会, 刘春伟, 周丽敏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100404)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目的】揭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潜在问题及冲突,响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区域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LUS模型对未来2030年不同情境下的土地利用进行模拟,耦合InVEST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的现状及未来进行评估与预测。【结果】(1)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为主,生态用地面积增加;(2)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用地面积的增长要明显多于自然发展情景;(3)研究区生境质量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2020年5期的生境质量均值分别为0.656 2、0.656 3、0.665 8、0.664 6和0.665 7,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的波动趋势,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均值为0.667 9,自然发展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均值为0.665 6,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贡献度总和大于自然发展情景;(4)2000—2030年间生境退化度先上升后下降,在空间上呈现从中心向外由弱到强的圈层分布关系,强退化区主要分布于与未利用地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区域相接的草地边缘。【结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整体向好发展,未来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明显好于自然发展情景,加强对林地和草地等生态用地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区生境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