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2): 79-85.
李承基, 官凤英, 周潇, 张璇, 郑亚雄
摘要: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状采伐是一种常用高效、可机械化的新型竹林经营模式,探究施肥对带状采伐后毛竹林恢复的影响机制,筛选最适施肥配比,可为毛竹林的高效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于江苏宜兴林场选取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选择出笋大年的毛竹纯林,在8 m带宽的带状采伐地设置主肥成分N、P2O5、K2O的质量比为2.0∶1.0∶1.0、3.5∶1.0∶2.0、5.0∶1.0∶2.5共3种配比(F1、F2、F3)的施肥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组。调查处理林地的主要生产力指标(出笋数量、成竹率、新竹胸径特征等),通过数据对比以及方差分析、线性关系拟合等,探究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过程中立竹质量和数量特征对施肥的响应机制。【结果】(1)配比施肥能够显著促进带状采伐毛竹林春笋萌发,但退笋现象明显,成竹率显著降低,施肥处理的林分立竹密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林分的立竹数量特征恢复至伐前水平;(2)F2和F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竹的平均胸径,提高中大径竹的占比,F2处理的新竹胸径-树高散点关系接近传统经营模式。【结论】带状采伐毛竹林立竹恢复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对不同配比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但数量特征均能恢复至伐前水平,高氮高钾的配比施肥能够显著提高林分质量,以N、P2O5、K2O质量比为3.5∶1.0∶2.0的配比效果为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