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2): 191-198.

• •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与应用

李秉钧, 刘聘, 韩永振,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福建省种苗科技攻关六期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18NZ0001-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发展创新基金项目(KF2015085)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目的】利用立地指数法对不同林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旨在为福建省林分立地质量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省内不同林龄的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6个常用的理论生长方程:冈珀茨公式(Gompertz)、理查德兹式(Richards)、韦伯公式(Weibull)、科尔夫公式(Korf)、逻辑斯谛公式(Logistic)、舒马赫公式(Schumacher),对福建柏林分年龄与优势木平均高数据进行拟合,根据决定系数(R2)、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各方程的拟合性能进行评价,编制出适用于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林的立地指数表。【结果】Korf模型拟合的R2最大、RMSE和MAE最小,因此选择Korf方程作为最优导向曲线方程。通过绘制104株优势木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变化折线图,结合各龄阶优势高变动系数确定福建柏人工林的基准林龄为20 a,根据基准年龄时优势高变动范围确定指数级距为2 m。利用比例调整法编制出立地指数表,表明福建省大部分福建柏人工林立地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只有7%的标准地其立地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以坡向和土层厚度2个指标作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发现福建省内大部分福建柏人工林土层深度较浅,且阳坡的人工林数量较高于阴坡。【结论】本研究构建了该地区福建柏人工林分树高生长模型,可预测福建柏林分的生长量和收获量。经卡方检验和落点检验,立地指数表可应用于实践;使用所编立地指数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可更好地量化不同林地的生产力。

关键词: 福建柏, 立地指数法, 立地品质, 拟合方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