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1): 155-160.

• • 上一篇    下一篇

乌兰布和沙漠两种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冯林艳, 周火艳, 赵晓迪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2ZB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653)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目的】研究西北干旱地区重要固沙植物梭梭及沙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为荒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乌兰布和沙漠梭梭(Holoxylon ammodendron)+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群落典型分布区域设置1 000 m×1 000 m的样方,于2006和2019年进行2次原位调查,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荒漠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及动态变化。【结果】沙蒿灌丛的分布格局由0~20 m尺度的聚集分布,转变为大于10 m尺度上的随机分布,种内关联性呈现减弱的趋势。梭梭灌丛在0~10 m尺度范围内即呈现显著的聚集分布特征。相较于2006年,2019年梭梭的聚集尺度进一步减小,种内关联紧密性有所增强。2006年,梭梭-沙蒿在不同尺度上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在0~18 m尺度内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随着尺度增加,正向作用关系逐渐减弱,表现为相互独立的作用关系。到2019年,正向作用尺度有所减少,在0~15 m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作用。【结论】随着时间推移,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沙蒿的种间作用尺度有所增强,竞争关系加剧。今后应尽量将梭梭及沙蒿栽种成集群分布而非均匀分布的形式,进而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荒漠生态系统功能。

关键词: 梭梭, 沙蒿, 点格局变化, 零模型, 乌兰布和沙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