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1): 124-130.

• • 上一篇    下一篇

彩叶桦新品种幼龄期生长适应性早期分析

张曦文, 陈旭, 吴军, 孙国飞, 吴力国, 赵长海, 代伟昭, 刘桂丰   

  1.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林木良种繁育中心
    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
    龙江县错海林场
    宁安市小北湖母树林林场
    五常宝龙店种子林场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基金资助: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110225236);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GA19B201)

  • Published:2024-10-18

摘要: 【目的】通过彩叶桦新品种的多地点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及稳定性,为选择适应性强的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彩叶桦新品种6个品系及对照为研究对象,在立地条件不同的6个参试点造林。各参试点试验林均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区组,区组内每小区定植5~15株,株行距2 m×3 m。调查各参试点彩叶桦新品种幼龄期的树高、地径、保存率等性状,利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结果】(1)树高、地径生长量在品种间和地点间的差异以及品种与地点的交互作用均表现极显著(P<0.01),对开展彩叶桦新品选择及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2)彩叶桦新品种中,‘朝霞’系列RG12、RG11生长表现较好,其中:RG12在帽儿山、宝龙店、孟家岗、鹤岗4个参试点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最大,其较各参试点试验群体均值分别提高了22.2%、38.3%、18.0%、9.8%和72.2%、43.2%、21.5%、19.1%;RG11在小北湖参试点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最大,较当地试验群体均值提高了23.3%和21.5%;‘紫霞’系列紫2在错海参试点的树高生长表现较好,其较当地参试点群体均值提高了9.8%;其他彩叶桦生长表现一般或较差。(3)在6个彩叶桦新品种中,‘紫霞’系列新品种的保存率较高,平均为90.1%;而‘朝霞’系列新品种保存率较低,平均为78.7%。(4)依据各品种树高、地径的速生性和稳定性参数综合评价认为RG11较好。【结论】彩叶桦的生长性状在品种间和地点间存在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据幼龄期的分析初步确定‘朝霞’系列RG11的速生性较高、稳定性较强,可在全部6个参试点推广。

关键词: 彩叶桦新品种, 生长适应性, 多地点试验, 品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