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综合评价泥石流频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结构稳定性,本研究以蒋家沟为例,选取耕地、草地、林地为研究对象,裸地作为参照,基于分形理论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分形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利用关联耦合度方法构建了土壤分形维数与理化性质间的耦合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分形维数介于2.71~2.75,0.5~2 mm土壤颗粒含量决定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分形维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碱解氮、容重、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两者之间属于中等关联,土壤理化性质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容重>碱解氮>有机质;分形维数与理化指标的系统耦合度属于弱协调,未达到最佳状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按大小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裸地。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植被覆盖和减少人为扰动有利于稳定的土壤结构形成。研究结论可以为流域植被恢复及土壤结构特征描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谢贤健. 泥石流频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分形维数与理化性质的关联度[J]. 草业科学, 2024, 41(01): 49-58.
[1] | 李佳祯, 杨梦珂, 宋晓涵, 王月, 王禹茜, 王世纪, 张美春, 邓欣, 王红艳. 黍子SRS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J]. 草业科学, 2024, 41(09): 2035-2045. |
[2] | 许睿儿, 张艳丽, 刘苗. 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 2024, 41(08): 1948-1965. |
[3] | 王金牛, 魏彦强, 张林, 罗栋梁, 王忠, 孙建. “以山为名”的高寒生态研究[J]. 草业科学, 2024, 41(08): 1781-1787. |
[4] | 林丽, 孙睿藻, 郭小伟, 李茜, 李以康, 曹广民, 周华坤, 兰玉婷.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瓶颈及应对分析[J]. 草业科学, 2024, 41(08): 1865-1882. |
[5] | 李笑雨, 白金珂. 青藏高原南部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评价[J]. 草业科学, 2024, 41(07): 1614-1623. |
[6] | 黄沛, 张雷一, 纪署光, 李卫, 姚斌, 郑广, 李昭. 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4, 41(07): 1549-1557. |
[7] | 马鑫, 李广, 李杰. 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以祁连山区域为例[J]. 草业科学, 2024, 41(06): 1492-1505. |
[8] | 祁应莲, 马有龙, 张慧武, 陈志.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生境因子作用关系[J]. 草业科学, 2024, 41(06): 1441-1452. |
[9] | 南万璐, 谢应忠, 彭文栋, 李志刚. 补播与围封对不同退化程度荒漠草地植被的恢复效果[J]. 草业科学, 2024, 41(05): 1068-1077. |
[10] | 姚宇恒, 南丽丽, 陈洁, 夏静, 何海鹏, 马彪. 红豆草幼苗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草业科学, 2024, 41(05): 1161-1174. |
[11] | 董月唯, 王博, 蔺雄奎, 李志刚. 补播乡土禾豆牧草对宁夏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4, 41(05): 1099-1111. |
[12] | 尹明华, 胡佳欣, 李瑶瑶, 刘曼情, 欧阳克蕙. 金花菜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 草业科学, 2024, 41(04): 884-902. |
[13] | 王燕, 蒋倩, 王亚丽, 陶甜甜, 汪雒璿, 杜鹏鹏, 白雪. 烯效唑对盐碱胁迫下万寿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4, 41(04): 822-835. |
[14] | 周小栋, 马成艳, 张嘉琦, 黄帅. 柠条叶提取物对苜蓿青贮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4, 41(04): 995-1006. |
[15] | 唐璟, 杜桥, 胡晓晨, 李依民, 高静, 彭亮, 张岗. 基于全长转录组测序的掌叶大黄bZIP基因家族鉴定分析[J]. 草业科学, 2024, 41(03): 638-65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