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24, Vol. 43 ›› Issue (01): 51-57.

• • 上一篇    下一篇

川西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度披碱草与垂穗披碱草核型分析

杨财容, 陈文婧, 王小琴, 祁伟亮, 叶美金, 刘松青   

  1. 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16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0196); 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ZWJYZY2020-2); 成都师范学院高级别科研项目培育专项(CS22XMPY010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4389040)

  • Published:2024-10-16

摘要: 目的:为研究不同海拔居群染色体核型变异及进化程度,为披碱草的分类及进化研究提供细胞学资料。方法:以川西北高原6个海拔梯度的披碱草居群和5个海拔梯度的垂穗披碱草居群为材料,采用滴片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披碱草居群D3057(海拔3 057 m)、D2682(海拔2 682 m)的核型公式为2n=6x=42=42m,为1B型;D2384(海拔2 384 m)核型公式为2n=6x=42=42m(4sat),为1A型;D2143(海拔2 143 m)、D1747(海拔1 747 m)的核型公式为2n=6x=42=40m+2sm,为1B型;D1589(海拔1 589 m)的核型公式为2n=6x=42=36m+6sm,为2B型。垂穗披碱草Y2126(海拔4 050 m)、Y2117(海拔3 800 m)、Y2291a(4 150 m)居群的核型公式为2n=6x=42m,ZY3034(海拔3 200 m)的居群核型公式为2n=6x=40m+2M,Y2122(海拔4 800 m)核型公式为2n=6x=40m+2sm,5个居群的核型类型均为1B型。基于核型对称性与进化指数,披碱草居群D1589(海拔1 598 m)进化程度最高,垂穗披碱草居群Y2117(海拔3 800 m)的进化程度最高。结论:川西北高原不同海拔披碱草居群核型存在丰富的变异,提升了其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 披碱草, 垂穗披碱草, 居群, 海拔, 核型, 变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