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24, Vol. 43 ›› Issue (01): 11-2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薰衣草治疗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

毛小文, 顾志荣, 杨浩, 苏晓艳, 王园园, 葛斌   

  1.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甘肃省睡眠医学中心
  • 发布日期:2024-10-16
  • 基金资助: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1-76)

  • Published:2024-10-16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薰衣草治疗睡眠障碍(SD)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薰衣草的相关文献,结合TCMSP数据库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 2个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靶点,再利用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疾病基因,并经Venn工具得到两者交集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筛选置信度≥0.9的靶点,构建PPI网络。利用Enrichr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PyMOL 3.8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13个活性成分和192个潜在作用靶点,活性成分为亚油酸乙酯、木犀草素、乙酸芳樟酯、熊果酸及芳樟醇,hub基因为STAT3、MMP9、PTPN11、MAPK1及IL2;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结合、ERBB2转导、叶酸代谢等通路。活性化合物与目标蛋白的结合力较强。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薰衣草治疗SD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薰衣草治疗SD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薰衣草, 睡眠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