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24, Vol. 53 ›› Issue (01): 31-39.
• • 下一篇
李思蒙, 田荣, 殷明婧, 谷巍
摘要: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芫花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功效物质基础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基于TCMSP数据库预测获得芫花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同时借助DisGeNET等数据库获得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靶点,基于获得的芫花与原发性痛经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并采用Cytoscape3.7.2构建芫花–活性成分–靶点–原发性痛经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将核心靶点与对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中药芫花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核心活性成分为芫花素、柚皮素、7-羟基-6-甲氧基-3,7'-双香豆素、龙胆山酮酚、羟基芫花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谷甾醇、羟光刺苞菊内酯;关键靶点包括ESR1、PTGS1、PTGS2、GSTM1、CYP1A1、OPRM1、NTRK2和NR1H2;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老化、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细胞质和ATP酶结合等有关;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癌症的发病途径、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化学致癌作用-DNA加合物等。此外,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活性成分芫花素与关键靶点蛋白之间的对接能量值均小于–7.0kcal·mol–1,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能形成稳定的结构构象。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从“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的思路初步探究芫花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活性物质基础,为深入研究该类成分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