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生物学报 ›› 2024, Vol. 15 ›› Issue (04): 460-470.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30117
布海陆, 王珺, 周智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虫黄藻的种间差异及其生理特点,从南海的多种刺胞生物中分离获取4株单克隆虫黄藻株系,并围绕其系统发育学、形态学及多种生理学特征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4株虫黄藻分别归为Symbiodinium属(A3型,编号:HNUA3-1)、Breviolum属(B1型,编号:HNUB1-1)、Cladocopium属(C1型,编号:HNUC1-1)、Durusdinium属(D1型,编号:HNUD1-1)。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显示4种藻株在形态学特征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比生长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出虫黄藻种间的特异性生长特征。其中,藻株Breviolum sp. HNUB1-1比生长速率最高,其细胞密度在第3、5、7天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藻株(P <0.05),而藻株Symbiodinium sp. HNUA3-1的比生长速率次之,藻株Cladocopium sp. HNUC1-1与Durusdinium sp. HNUD1-1的比生长速率最低,7 d内的两者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此外,不同藻株之间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也存在物种特异性,同等条件下,藻株Durusdinium sp. HNUD1-1的Fv/Fm远低于其他3种藻株,反映了其潜在耐热性的光合生理特征。本研究为丰富我国南海虫黄藻种质资源,明确虫黄藻种间差异及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可为我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