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88年, 第1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88-06-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丁靖凯 易元芬吴玉丁智慧 孙汉董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999) PDF全文 ( 80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依兰花精油的香气质量,我们对云南省西双版纳产依兰花精油以及引种栽培于西双版纳的泰国种、老挝种的依兰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在Finnigan-4510 GC/MS/DS上用毛细管柱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依兰油的香气与品种及精油中的酯类、醇类和酚醚的含量有关。倍半萜烯类和倍半萜醇类的含量越高,其香气质量越差。就西双版纳产依兰油的香气而言,依兰花由青转黄时得到的精油远较绿花和花蕾油为好。
  • 方瑞征 张秀实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4385) PDF全文 ( 231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Rhododendron brevicaudatum R. C. Fang et S. S. Chang, sp. nov. (Subgen. Rhododendron, Sect. Rhododendron, Subsect. Micrantha) Species affinis R. micranthi Turcz., sed foliis multo majoribus ,9-12.5×2.5-3.3 cm, apice breve caudato-acuminatis, basi subrotundatis, subtus indumento arachnoideo obsolete obtectis, corollis et capsulis majoribus differt.
  • 刁正俗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3646) PDF全文 ( 242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Haec species nova spiculis ommino persistentibus numquam deciduis a congeneribus diversa.
  • 杨汉碧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4055) PDF全文 ( 215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Rhododendron atropunicum H. P. Yang, sp. nov. (Subgen,Rhododendron,Sect.Pogonanthum )Species affinis R.luhuoensis H.P.Yang,a quo differt calycis lobis lepidotis,secus marginem dense lepidotis,foliis majoribus,1-2 cm longis, 0.4-1 cm latis,subtus squamis atroferrugineis.
  • 王从皎 樊国盛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055) PDF全文 ( 237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Camellia euphlebia Merr. ex Sealy var.yunnanensis C. J. Wang et G. S.Fan,var.nov.Subgen.Thea Chang,Sect.Chrysantha,Ser.Chrysanthae Chang.
  • 陆玲娣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101) PDF全文 ( 218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臀果木属Pygeum Gaertn.是蔷薇科李亚科subfam.Prunoideae Focke的一个属。此属尚未列人《西藏植物志》中,现予以增补。
  • 李钳 张宏达 朱亮峰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843) PDF全文 ( 215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广西九里香(Murraya kwangsiensis(Huang)Huang)是芸香科九里香属的一种小灌木,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广泛分布于桂西南、西部及滇东南等地的石灰山丛林中。广西九里香枝叶具浓烈的香茅油或柠檬的香味,故又称山柠檬。本文首次报道广西九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开发九里香属的香料及药物资源提供资料.
  • 许云龙 吴明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123) PDF全文 ( 210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维西香茶菜Rabdosia weisiensis C.Y.Wu产云南西北部海拔2600米沟谷中,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从该植物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两个二萜成分,一为已知成分trichorabdal A(2)[1]一为新成分,命名为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
  • 高彩华 华培曦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4817) PDF全文 ( 239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九龙大雾山已知叶附生苔类植物有5科10属12种,其中有5属6种,即双齿护蒴苔、小叶拟大萼苔、东亚指叶苔、四齿异萼苔、双齿异萼苔和台湾角鳞苔,均为我国叶附生苦类的新记录。
  • 汤彦承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095) PDF全文 ( 221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西藏:察隅,青藏队82-10784。云南:丽江,植物所横断山队81-2512。维西,青藏队82-6668;贡山,青藏队82-9791;中甸,中甸队62-1531.四川:渡口,青藏队83-11395;木里,青藏队83-13301;盐源,青藏队83一12067。生云南松、云杉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及山坡灌丛中,海拔1900—3200米。分布: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安龙、册亨)
  • 王文采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4994) PDF全文 ( 246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Elatostema integrifolium(D.Don)Wedd.var.tomentosum(Hook.f.)W.T.Wang,comb.nov.-E.sesquifolum(Bl)Hassk.var.tomentosum Hook.f.Fl.Brit.Ind.5:565(1888); W.T.Wang in Bull.Bot.Lab.North-East.Forest.Inst.7:34(1980).
  • 刘玉壶 吴容芬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4749) PDF全文 ( 275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Michelia sphaerantha C. Y. Wu,sp.nov. Species M.foveolatae Merr.ex Dandy simillima,sed differt ramulis petio- lisque sparse pilosis,foliis subtus subglabris vel pubescentibus,floribus albis.
  • 蒋子华 陈泗英 周俊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670) PDF全文 ( 211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著名民间药滇南草乌(Aconitum austroyunnanense W. T. Wang)新鲜根中分得11个二萜生物碱,其中碱1通过光谱研究及化学方法证明其结构为14-acetyl sachaconitine,是一新化合物,并命名为南乌碱甲(austroconitine A)(1);碱2—8分别鉴定为:黄草马碱乙(vilmorrianine B,即karakoline)(2),isotalatizidine(3),黄草乌碱丁(vilmor-rianine D,即 sachaconitine)(4),黄草乌碱丙(vilmorrianine C)(5),talatisamine(6),黄草乌碱甲(vilmorrianine A)(7),8-去乙酚滇乌碱8-deacetyl yunaconitine)(8)。碱9—11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 孙汉董 潘炉台 林中文 钮芳娣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728) PDF全文 ( 224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贵州省遵义地区产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叶中分得一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贵州冬凌草索(guidongnin),其结构经各项光谱和化学证据确定为对映-6,7-螺断-6,19-Y-内酯环-7,20- δ-内酯环-16-贝壳杉烯-11β,15a-二醇(1)。
  • 马信样 杨祝良 许再富 陶国达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601) PDF全文 ( 260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从种子形态结构,种子贮藏与萌发、种子萌发与含水量、温度和光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云南特有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山红树(Pellacalyx yunnanensis Hu)濒危的原因。通过试验研究,阐明了山红树种子的成熟期及其种于生命力保持期与年周期性变化的气候条件的不协调性,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要求严格的环境条件等是造成其衰落、稀有的重要因素。此外,还从地质历史的变迁论证了山红树既是自然稀有种,又是人为稀有种,并由此提出了对其有效保护的一些措施。
  • 李存信 林德辉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198) PDF全文 ( 255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83——1985年在云南省的元江(海拔约400米)、昆明(约1900米)和丽江(约2400米)作了水稻的不同剂量(每亩30公斤、20公斤和零公斤尿素)的氮素底肥试验。比较了各地之间和不同底肥处理之间在不同生育期中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并对所获得结果的生理基础和气候条件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 王钧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199) PDF全文 ( 269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普通烟草花叶病毒OM株3’-端约2kb的cDNA为探针,探索了用RNA斑点杂交法对烟草组织中烟草花叶病毒RNA进行检测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用分子杂交法观察云南烟区和上海烟草上分到的烟草花叶病毒与OM株的同源性,从烟草组织中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几种方法的比较,使RNA有效地固定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的方法,烟草组织中是否有干扰RNA固定和杂交的物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烟草花叶病毒的特异性、灵敏度等。
  • 叶秀 程式君 王伏雄 钱南芬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392) PDF全文 ( 262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2—6个月种龄的胚均处于球形胚阶段,不同种龄的胚在体积大小、胚细胞数目、胚细胞内的淀粉粒含量和超微结构上有差异。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黑节草种子萌发率可达95%,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原球茎可以直接发育形成幼苗,又可以由原球茎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发育成幼苗。种子萌发过程中,胚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淀粉逐渐消耗,淀粉的变化与分生组织和子叶的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 顾志建 夏丽芳 谢立山 近藤胜彦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825) PDF全文 ( 326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36个种或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涉及到了4个亚属、11个组,其中2个种进行了不同居群的观察。结果表明(详见表1),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 X=15。在自然界,染色体倍性变异从2倍体到8倍体均有,但多数种为2倍体。我们观察的这36个种或变种中,2倍体种有22个,4倍体种3个,6倍体种10个,8倍体种1个。这一系列的多倍性变异,主要表现在种间。此外,同种不同居群间也有不同倍性的变异。例如C·forrestii在不同居群间有2倍体、4倍体和6倍体。而且各个不同倍性的植株表型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异,估计是同源多倍体或称种内多倍体。
  • 李映红 郭仲琛 王伏雄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761) PDF全文 ( 264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向日葵不同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情况不同。2.较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向日葵幼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3.在同样条件下,2 mm长的幼胚较其它时期的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高。4.在蔗糖浓度为17.5%并分别加入0.5—10.0ppm玉米素的Nitsch培养基中,向日葵幼胚产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随着玉米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加。5.2,4-D能使体细胞胚胎发生,但不能分化器官。6.切片观察表明:在含玉米素的培养基上,幼胚产生了胚性细胞团和胚状体。并多数发生于于叶与下胚轴的深层。胚性细胞团周围细胞退化,使其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间隙。
  • 卢宝荣 颜济 杨俊良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738) PDF全文 ( 230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属的三个种: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纤毛鹅观草(R.ciliaris(Trin.)Nevski)和竖立鹅观草(R.japonensis(Honda)Keng)的染色体组分析和二种同工酶电泳酶谱的分析,研究了这三个种的系统关系。两个种均含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R.kamoji和R.ciliari、R.japonensis的杂种Fl减数分裂均不正常,不能结实;而R.ciliaris和 R.japonensis的正反交杂种F1 减数分裂规则,结实正常,两个种之间无生殖隔离。R. kamoji的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谱与R.ciLiaris和R.japonensis有明显区别,而后二种的上述酶谱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均一致地支持了将R. ciliaris和R.japonensis合并为一种的观点,将R.japonensis处理为R.ciliaris的变种。
  • 韦仲新 周浙昆 白佩瑜
    Plant Diversity. 1988, 10(03): 1-3.
    摘要 ( 5512) PDF全文 ( 241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素馨属植物32个种和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的观察研究。着重从其大小、萌发孔数目和特征、外壁网眼的粗细等作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花粉的大小和萌发孔数目是多变的,对该属的分类无太大参考价值。但外壁网眼的粗细可以考虑作为分组的依据,据此作者把该属分为两个组,即粗网眼组和细网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