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0年, 第12卷, 第S3期 
刊出日期:1990-12-26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李兴从 杨永平 李恒 杨崇仁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5821) PDF全文 ( 339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大花沿阶草(Ophiopogon mnglanthus wang et Dai)的鲜根中分离到4个甾体皂甙,根据详细的化学和光谱分析,它们分别被证明为 prosapogenin A of diocin,deltonin,O.planiscapus中的 glycoside D和 glycoside F.

  • 杨永平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4086) PDF全文 ( 261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nova O. tienensi Wang et Tang affinis, a quo foliis longioribus c.l0-20 cm longis, brevi--petiolatis, multinervibus, costa conspicua, bractea chartacea differt.

  • 杨永平 李恒 刘宪章 近藤胜彦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6771) PDF全文 ( 281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沿阶草属(Ophiopogon)18个种,麦冬属(Liriope)和球子草属(Peliosanthes)各1种的染色体核型,其中16种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它们是:1.屏边沿阶草(O.pingbienensis)为2n=2x=36=26m+losm;2.木根沿阶草(O.Xylorrhizus)为2n=2x=36=26m+10sm,或 2n=2x=36=24m+12sm。

  • 任祝三 刘宪章 黄锦岭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5308) PDF全文 ( 296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开口箭属(Tupistra)属于百合科(Liliaceae)[1]。分布于我国西南,东喜马拉雅,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等地区,是中国特有成分很高的属。开口箭属在百合科系统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开口箭属的系统位置仍有不少的争议[2]。研究种子的发芽习性和种子特征将为上述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证据。

  • 杨永平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5418) PDF全文 ( 282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沿阶草属隶属于铃兰科(Convallariaceae)的沿阶草族。全世界有6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7种。本文在讨论本属主要形态特征的同时,对不同器官的变异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区别沿阶草属属下各级类群时,最为有效的指标是:1.花序着生位置,茎长或短。2.叶片椭圆具叶柄到无柄的禾叶状叶。根据上述指标,对沿阶草属植物进行重组和重排,划分本属为2个组5个系。

  • 黄锦岭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6598) PDF全文 ( 288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开口箭属(Tupistra)的2个新分类群,并对开口箭属内形态特征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l花柱较短,柱头较小,花药高于或等高于柱头的种比较原始;花柱较长而柱头肉质膨大,花药低于柱头的种相对进化;2.每花具单枚苞片的种比每花具多枚苞片的种原始;3.花被简内无环状附属体进化到花被简内具环状体;4.核型由对称性较强进化到对称性较弱,进而演化成二型性核型。据此,开口箭属可划分为2个亚属5个组,系统顺序如下:1.短柱亚属Subegnus Campylandra(Baker)H.Li et J.L.Huang:1.弯蕊组 Sect.Campylandra(Baker)Franch.;2.环状花组Sect.Annulatae H.Li et J.L.Huang;Ⅱ.开日箭亚属 Subgenus Tupistra:4.垂花组 Sect.Nutantes H.Li et J.L.Huang;5.开口箭组Sect.Tupistra.

  • 黄锦岭 李恒 刘宪章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5627) PDF全文 ( 295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开口箭属(Tupistra)4个种的核型,4个种皆为2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38,基数为X=19,核型有2种类型:剑叶开口箭(T.ensifolia: 2n=2X=38=34m(2SAT)+4sm)、齿瓣开口箭(T.fimbiata: 2n=2x=38=30m+8sm) 和环花开口箭(T.annulata:2n=2x=38=24m(6SAT)+14sm)的核型为2B型,由一型染色体组成,长柱开口箭(T.grandistigma:2n=2x=38=20m+6sm+12St(2SAT))的核型为2C型,由二型染色体组成。长柱开口箭是属内较为进化的一个类群。

  • 黄锦岭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6020) PDF全文 ( 285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大叶吊兰和鹭鸶兰的核型。大叶吊兰的核型公式为2n=56=20m(2SAT)+23sm+13st核型类型为3B。鹭鸶兰的核型公式为2n=56=20m+22sm十14st,核型类型为3C。鹭鸶兰属比吊兰属进化。

  • 王一飞 陶光复 李恒 杨崇仁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6592) PDF全文 ( 131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甾体皂甙为特征化学成分,结合形态演化、地理分布以及细胞学证据,探讨了鹭鸶兰属(Diuranthera)的分类、起源和进化问题。认为这一个特产于中国西南部的单型属作为中国一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一个组成成分,显然是由产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隅亚热带林中的吊兰属(Chlrophytum)植物在向东延伸过程中,逐渐适应于较高海拔和较干燥气候的自然条件而演化形成的。

  • 彭隆金 李福秀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3908) PDF全文 ( 134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L. formosano Wallace simi1is, sad squamatis bulbi nodosis, differt.

  • 任祝三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6372) PDF全文 ( 262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塔赫他间(A.Takntajan)系统百合科中的百合族Lilieae仅包括大百合属Cardiocrinum,百合属Lilium,假百合属Notholirion,豹子花属Nomocharis和贝母属Fritillaria.本文对该5属的部分种(23种)植物种子作了形态,种皮结构以及种皮细胞形态的观察。胚的大小,种皮上角质层的位置以及扫描电镜下的种皮细胞的特征在不同属的种子中有重要的差别,也是种子的主要鉴别特征。根据种子形态尤其是电镜扫描的形态,本文确认:贝母属,百合属等5属分别是特征鲜明的独立的属;它们的系统关系极近,是百合科中一个自然族;根据种皮细胞的相似性,L.souliei应是豹子花属植物,即 Nomocharis souliei (Franch.)W.W.Smith et W.E.Evans.

  • 杨崇仁 李兴从 丁怡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5649) PDF全文 ( 278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小百部、东一号剑麻、大叶吊兰和鹭鸶兰4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4个甾体皂甙,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这些皂甙的结构是通过详细的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的。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S3): 1-3.
    摘要 ( 5077) PDF全文 ( 300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l.单元根状茎形态演化的阶段性,2.茎生叶的多寡,3.花序的结构,4.花基数的变异等性状,将鹿药属植物划分为2个亚属5个组的系统。日本原宽教授的遗著Notes towards a Revision of the Asiatic Species of the Genus Smilacina(1987)对本属亚洲种类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包括4个组的分类系统。本文对此两个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原定系统作了必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