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1年, 第1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1-06-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李锡文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4394) PDF全文 ( 235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则》第11.3条精神:对属级之下的任一分类单位,其正确名称是同一等级中最早的、可用的合法加词与其归隶的那一属或种的正确名称的组合。《中国植物志一唇形科》有数处是不符合此精神,今特加以改正。
  • 李兴从 王德祖 武素功 杨崇仁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823) PDF全文 ( 249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钟膜白头翁(Pulsatilla campanella Fisch.ex Regel et Rilig)的根中分到今个新的三萜皂甙,命名为白头翁甙(pulsatiloside)D,其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证明为常春藤皂甙元-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半乳吡喃糖甙。
  • 丁靖垲 丁智慧 吴玉 周俊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159) PDF全文 ( 261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朱砂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鲜花经微波处理,用XAD-4吸附提取头香物质。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快速地得到挥发性成分,而且提取的精油能保持原鲜花的香气香味。本文还讨论了用微波处理与不处理朱砂玉兰鲜花样品以及用水蒸汽蒸馏3种方法得到的精油在收率及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及变化。
  • 王锦亮 李兴从 熊江 丁靖垲 杨崇仁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855) PDF全文 ( 263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云南产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binatus Gaertn.f.)树脂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化合物,鉴定为羟基达玛烯酮-Ⅱ(hydroxydammarenone-II(1),达玛烯二醇-II(dammarenediol-II)(2),白桦脂酸(betulonic acid)(3),亚细亚酸(asiatic acid)(4),3, 23—O-异丙叉亚细亚酸(3,23—O—isopropylidene asiatic acid)(5)和崩大碗酸(madasiaticacid)(6)。其中崩大碗酸系首次从龙脑香科树脂中分离得到。
  • 陈一平 孙丽萍 孙汉董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4938) PDF全文 ( 242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云南省中甸县产叶穗香茶莱[Rabdosia phyllostachys(Diels)Hara]叶中分得1个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叶穗香茶菜乙素(Phyllostachysin B),经各项波谱数据确定,叶穗香茶菜乙素为6β,11β,14β- 三羟基-15a-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16-烯-2O醛-7-酮。另一个为已知化合物叶穗香茶菜甲素(phyllostachysin A)。
  • 胡晓斌 杨培全 刘卫建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4369) PDF全文 ( 230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茅膏菜系茅膏菜科(Droseraceae)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Lunata(Buch-Ham.)C.B.Clarke)以全草人药。民间常用于祛风除湿,治疗跌打损伤及结核病[1].又为一常用藏药,在西藏地区民间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瘰疠等症,又作为滋补药[2]。文献报道含有萘醌成分[3]。
  • 李朝明 林中文 陶国达 张宏杰 孙汉董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638) PDF全文 ( 260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黄鞘蕊花(Coleus xanthanthus C.Y.Wu et Y.C.Huang)中分得8种成分。其中1个是新的醌式二萜,命名为黄鞘蕊花甲素(l),其结构为17—methyl(15-16)abieo-16-methoxy-2a -acetoxy-coleon U.7个已知化合物。coleon U(2),sugiol(3),β-谷甾醇,胡萝卜甙,三十三烷醇,三十三烷和二十八烷酸。
  • 陈善娜 李琼红 王丽华 聂为民 王军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288) PDF全文 ( 269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将生理活性物质香豆素、人参寡糖素和黑节草寡糖素分别加入含有BAP5.0mg/l、蔗糖8%的MS基本培养基中,用于诱导马铃薯试管结薯,并与加人矮壮素诱导的结薯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人100mg/l香豆素时,试管结薯的数量与使用500mg/1矮壮素效果相近似。使用50mg/1人参寡糖素或10mg/l黑节草寡糖素时,试管结薯的数量明显超过或略超过用500mg/1矮壮素的效果。对4种处理下获得的试管薯进行了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及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不同的外源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浓度恰当时,所结薯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是近似的。
  • 周立刚 郑光植 王世林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793) PDF全文 ( 258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浓度为10-5mol/l和10-6mol/l的2,4—D和NAA分别与10-5mol/l的KT组合,能明显抑制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愈伤组织中紫草素的产生,但几乎不受天然生长素IAA和KT组合的影响。葡萄糖较蔗糖能更有效地促进紫草素的产生,它们的最适浓度均为6%。LH和CH能抑制紫草素的产生,CH浓度大于0.02%时能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LH对生长无明显影响。椰乳浓度为10%时,能明显地促进紫草素的产生,紫草素的含量是对照的24倍。
  • 李林初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616) PDF全文 ( 320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分析了特产我国的长苞铁杉亚属(Subgen.Paleotsuga)的代表种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的核型,它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4=22m十2sm,属“1A”类型。第12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2M2+10M1+2S。作者发现铁杉亚属(Subgen.Tsuga)植物的核型全为“2A”类型。胞核学资料支持对长苞铁杉亚属和铁杉亚属的划分并表明前者(长苞铁杉)较为原始。长苞铁杉应隶于长苞铁杉亚属、长苞铁杉组。
  • 袁蓉军 李平 郑学经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175) PDF全文 ( 245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七筋姑(Clintonia udensis Trautv.et Mey)具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单个孢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1十3排列,合点端三核退化,珠孔端有功能的大孢子核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成熟胚囊具5核或6核,即1组卵器、l上极核、合点端的1个或2个退化核。胚囊发育为四孢子、高度退化的贝母型。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两层中间层及绒毡层组成,发育属单子叶型。绒毡层解体方式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二轴对称式四分体,2-细胞成熟花粉粒。组织化学表明: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的不溶性多糖颗粒的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
  • 梁汉兴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6145) PDF全文 ( 265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报道三白草科裸蒴属中华裸蒴(Gymnotheca chinensis Decne)和白苞裸蒴(G.involucrata Pei)的染色体数目。两个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18,染色体基数为X=9。三白草科原始祖先的染色体基数假定为X=11,裸蒴属可能是经非整倍减少演变而来。裸蒴属间期核型属球状或棒状前染色体型。本文根据三白草科染色体研究的结果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结合其他分枝学科的研究资料,对科下四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了初步假设。
  • 刘玫 李瑞军 刘鸣远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768) PDF全文 ( 276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参(Panax qinseng C. A.Meyer)属于直根系植物,有次生构造。一年生苗只具有主根和侧根。二年以上的人参常在根状茎上长出不定根,即人参根系包括主根和不定根及其各级分枝。主根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侧根和不定根及其分枝多为二原型,偶见三原型。根系随参龄的增加而增大。每年末级分枝自基部于休眠前萎缩、脱落,并在萎缩部分的上一级支根内部产生越冬根原基,越冬根原基是翌年形成全部吸收根的基础。一年生人参由中柱鞘产生一圈初生树脂道,由形成层产生一圈(或二圈)次生树脂道,以后次生树脂道的圈数随参龄的增加而每年增加一圈,自第五年开始渐缓。根内淀粉粒含量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其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后期。研究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不仅对全面正确认识人参根系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改进人参栽培管理和评价人参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 韦仲新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6080) PDF全文 ( 259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芸苔属(Brassica L.)几个常见种芥蓝(B.alboglabra Bailey)、芥菜(B. juncea(L.)Coss.)、油菜(B.campestris L.)和花椰菜(B.oleracea var.botrytis L.)等花粉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比较,得知它们的花粉形态特征比较一致。而与杨萍等关于芥蓝的花粉形态特征—无极,具散孔这一报道截然不同;亦与黄增泉(Huang Tseng-chieng)关于芥菜的花粉特征—不具萌发孔的报道不同。作者的研究表明,上述几个种的花粉均具3沟,沟长而明显。外壁具网状纹饰,网眼较粗。但种与种间其花粉大小有所不同。作者不同意杨萍等关十“由于芥蓝的花粉形态与芸苔属其它种的花粉明显区别,说明芥蓝与芸苔属其它种不很亲缘”的观点,而认为,从花粉形态看,芥蓝与芸苔属其它种是基本一致的,把它们置于同一自然类群是合理的。
  • 杨祝良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360) PDF全文 ( 284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我国蘑菇科 Agaricaceae的一个新记录种—绿褶托菇Clarkeinda trachods(Berk.)Singer,该种所隶属的绿褶托菇属Clarkeinda O.Kuntze现知是个分布于热带亚洲的单型属。
  • 张大成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6406) PDF全文 ( 265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叉苔科(Metzgeriaceae)进行了订正,共计2属7种、l亚种、l变种。对西藏、横断山脉及邻区标本作了研究,把喜马拉雅叉苔Metzgeria himalayensis Kashyap并于平叉苔日本亚种M.conjugata subsp.japonica(Hatt.)Kuwah.;把中华叉苔M.sinensis Chen作为狭尖叉苔M.consanguinea Schiffn.的异名。我国东北记载的长梗毛叉苔Apometzgeria longifrondis(Gao)Chang根据其特征,应归于毛叉苔细肋变种A.pubescens(Schrank)Kuwah.var.kinabaluensis Kuwah.本文还报道2个中国新分布种:蓝叉苔M.darjeelingensis Kuwah.背胞叉苔M. novicrassipilis Kuwah.
  • 童绍全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4410) PDF全文 ( 249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foliis sessiliis,utrinque glabris, bracteis ovatis A. subulato Roxb.similis,sed bracteis calycibus et corollae lobis dorsalibus in rostrum subulatum haud abrupte contractis,labello integro differt.
  • 庄璇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3811) PDF全文 ( 247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Corydalis lopinensis auct.non Franch.:C.Y.Wu et H.Chuang in Act.Bot.Yunn.6(3):237.1984,excl.spec. typo.
  • 吴征镒 佘孟兰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4882) PDF全文 ( 242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affinis H.fargesii de Boiss.sed laminis ambitu ovato-lanceolatis,pinnatisectis 3-4-jugo-pinnatisectis,radiis paucis,6-13 differt.
  • 王庆瑞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4889) PDF全文 ( 284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共记载中国产堇菜属4个新种、6个新变种。l个补充描述,l个新名称。
  • 李锡文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302) PDF全文 ( 233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89年 10—11月间作者曾对云南西南部热带地区的澜沧、勐连、西盟、沧源一带进行植物区系成分调查,采得一批标本,部分标本经初步鉴定,发现两个新分类群和我国新记录的两个种。
  • 俞志雄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481) PDF全文 ( 214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R. grayano Maxim. similis,sed ramulis petiolisque et foliis subtus secus costam nervosque cum pedicellis calycibusque extus saepe sparse brevistipitato-glandulosis foliis indivisisusque 2-5-lobatis,floribus unicis,foliisoppositis,vel subterminalibus sed haud terminalibus petalis albis, ovariis et fructibus brevistipitato-glandulosis manifeste diversa.
  • 孙航 陈介 周浙昆 费勇
    Plant Diversity. 1991, 13(03): 1-3.
    摘要 ( 5044) PDF全文 ( 242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国产合欢属Albizia 15种及棋子豆属Cylindrokelupha的叶结构观察,发现此两属叶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是较好的属间区别性状,表现在合欢属(3)4级以上脉至盲脉完全被厚壁的维管柱鞘细胞深深包埋,为包埋脉,且这些包埋脉宽度相等,不逐级递减,不易辨别,多分枝;网眼较小,发育不完善,不易辨别;而棋子豆属则表现为4级以上脉逐级递减,不为较厚的厚壁细胞的维管柱鞘细胞包埋,易于辨别,网眼接近中等大小,易辨。此外,还提供了国产合欢属15种,棋子豆属8种叶结构分析的基础资料,并就其在分类上的意义作了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