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8年, 第2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8-04-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鲁元学,连守忱,武全安,张彦萍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958) PDF全文 ( 216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百合科的豹子花属(Nomocharis)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特有属,仅有9种1变型,除阿萨姆豹子花(N.synaptica)外,其余 8个类群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邻近的缅甸东北部海拔 2 900~4 000 m的高山地带。因其较高的观赏价值而博得中外植物学者的喜爱。自1910年起,一些种类先后被成功的引人欧洲栽培,并培育出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园艺品种。目前,豹子花属植物已成为欧洲、美洲习见的观赏花卉。但作为原产地的我国,尚未见有关豹子花属植物引种栽培和育种研究的报道。由于其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小,一些种类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如美丽豹子花( basilissa)、碧罗豹子花(N. biluoensis)等。在进行迁地保护的同时,我们对其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
  • 高宏波,王幼平,高福利,罗鹏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881) PDF全文 ( 112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从 Reinert(1958)在胡萝卜 (Daucus carota)中进行细胞培养获得成功,植物细胞培养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植物遗传操作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何卓培,1987)。一个良好的悬浮细胞系正如一个生长迅速的微生物培养体系,可以短时间内在细胞水平上筛选出预期的突变体(路铁刚等,1993)。海甘蓝(Crambe abyssinica)是从上千种植物中筛选出来的合高芥酸(erucic acid)的植物(Princen,1983),目前该植物已在成都地区引种成功,其种子含油量为34.48%,芥酸含量为55%~62.50%,硫甙的含量为71.51~82.20 uml/g(王幼平等,1995)。由于海甘蓝的染色体倍数水平高(2n=90)(王幼平等,1995),缺乏重要的变异,因此,早期对该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均未取得成功(Downey,1971)。本文通过海甘蓝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种质资源和对其遗传改良提供一条较好的途径。
  • 李朝明,苏健,穆青,郑惠兰,吴曙光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4923) PDF全文 ( 240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羊角棉(Alstonia mairei)为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该属植物富含吲哚生物碱,且多具生理活性,羊角棉为我国特有种,滇中地区有分布。具有清热、止痛、止血、排浓生肌的作用;外用治疗外伤出血、疮毒等(云南省医药公司编,1993)。蛇根精为肾上腺能受体阻止剂,降压,但并不减少对心、脑血流的供运,这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是一有利因素。四氢鸭脚木碱有扩张血管作用,特别适用于脑血栓和动脉硬化症治疗。还有降血糖和抗菌消炎的作用。
  • 陈兴良杨秀萍,侯爱君,姜北,林中文,孙汉董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4789) PDF全文 ( 223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线纹香茶菜(Isoden lo phanthodes H.Hara)为唇形科香茶莱属植物,多年生柔弱草本,广泛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全草苦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驱虫等功效。用来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咽喉炎,妇科病等,尚可解草乌中毒。近年来研究表明,香茶莱属植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抗癌等活性,为了继续深人认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寻找新的具更强生理活性的物质,我们对采自贵州省独山县的线纹香茶莱进行了研究。
  • 谢海辉, 魏孝义, 韦壁瑜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398) PDF全文 ( 228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蒙古绣线菊(Spiraea mongolica Maxim.)系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种民间药。性温,昧微甘,有生津止渴、治腹水的功效(青海省生物研究所等,1972)。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探讨其人药的化学基础,我们研究了它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出β-谷笛醇、白桦酯醇、白桦脂酸、白桦酯酸一3,5-二羟基向桂酸酯、胡萝卜甙(谢海辉等,1994)及一个具有三元结构的新化合物-蒙绣菊素(V)。本文主要报道V的结构鉴定。
  • 马云保,熊江,许云龙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855) PDF全文 ( 268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毛梗希莶(Siebesbeckia Mbrescens)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胡萝卜甙和3个二蕨类成分,根据光谱和化学证据,3个二萜的化学结构被分别确定为:对映-16p,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酸(l),腺梗希莶甙(2)和希莶甙(3)。对映二羟基-16β,17-贝壳杉烷-酸和腺梗希莶甙系首次从毛梗希莶中得到。
  • 周立刚,阮德春, 贺震旦,朱宏涛,杨崇仁,王君健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601) PDF全文 ( 261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B.Clarke)毛状根培养系中加人青蒿素培养8d后,青蒿素转化为去氧青蒿素。根据光谱数据,对去氧青蒿素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露水草毛状根能将青蒿素进行选择性还原为去氧青蒿素。
  • 刘继梅,陈善娜,杨明挚,鄙波,黄兴奇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698) PDF全文 ( 249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高简并引物,结合PCR扩增技术从南瓜 Cucurbita moschata 总RNA的逆转录产物中得到了GPAT基因保守区。在PCR反应中,简并引物之间的浓度配比是影响扩增效率的关键。用脱氧次黄苷(dI)替代简并引物中的高简并位点,可大幅度降低简并程度,显著提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及扩增效率。
  • 郭宝林,肖培根,何顺志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7465) PDF全文 ( 240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小檗科淫羊藿属(Epimedium L.)34种及亚(变)种 44个花粉样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该属植物花粉的外壁纹饰有由不规则条纹状突起到穴状、穴网状,再至网状或条网状演化的趋势,其中包括了穴(网眼)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网脊表面具微刺至平坦的演化方向,与形态性状的演化基本一致,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
  • 廖周瑜;党承林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290) PDF全文 ( 224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鸡足山地区7个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种群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鸡足山地区的多星韭有二倍体和四倍体2种倍性。多星韭二倍体比四倍体更能忍受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二倍体多星韭生境单一,种群分化不明显;四倍体多星韭生境多样,种群间变异丰富,分化强烈。二倍体多星韭生境中土壤浅薄的条件限制了植株根深而高大的四倍体多星韭的侵人,而四倍体生境中,林内光照较弱、草坡杂草深而较密集等条件也限制了较矮小的二倍体多星韭的人侵。在鸡足山地区,水分是多星韭在该区分布下限的限制因子,光、土壤和生物因子是促使多星韭种群变异分化的主导因子。
  • 李秀兰;宋文芹;安祝平;陈瑞阳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109) PDF全文 ( 256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木兰属(Magnolia)12个种的核型进行了分析,x=19,厚朴、凹叶厚朴、红花山玉兰、山玉兰、天目木兰、夜合为二倍体,2n=2x=38;紫玉兰、玉兰、玉堂春为四倍体,2n=4x=76;乐东木兰、荷花玉兰、狭叶荷花玉兰为六倍体,2n=6x=114,该属具有属内多倍体(次生多倍化)。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木兰属种间核型差异较小,大部分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少数为具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二倍体种中只有一对具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其核型均为 2B型。
  • 顾志建;孙航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8335) PDF全文 ( 243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地区处于雅鲁藏布江的腹地,其河谷区域的海拔在 600~2500 m之间,属热带亚热带地区。1992年孙航等对这一地区的植物区系作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在大量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获得部分种的细胞学研究材料,随后我们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的观察研究。其目的在于为深入探讨这一区域植物的发生演化积累基础资料。顾志建等(1993a,b)、王丽等(1994)对青藏高原的一些植物作了研究后,使我们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对那里的部分植物的遗传结构的变异和演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的研究报道是先前工作的继续。
  • 李林初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352) PDF全文 ( 252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柏科 Cupressaceae含 115~125(-150)种,隶 20(-22)属,广布于两半球。该科迄今已有14属55种植物作过核型分布析。分别以平均臂比和染色体长度比为纵、横座标的各植物核型标点的相对位置可以反映出它们的进化趋势及相互亲缘关系。南、北半球代表植物的座标点可被一直线分开而仅有少数例外。根据核型资料,提出一个柏科细胞分类新系统(暂包括已有核型资料的属,见英文摘要末)。该系统也得到形态学、胚胎学和古植物学等资料一定程度的支持。
  • K.S.mier ;N.D.Mier;王鸣; L.Chavant D.Fournier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4851) PDF全文 ( 287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高等真菌对昆虫的驱避及拒食作用,笔者以黑腹果蝇(Spodo pters littoralis)为样虫,对71种蘑菇包括毒蕈进行了筛选。通过隔离的幼虫在含菌饲料及对照饲料之间的选择来进行食物驱避及拒食试验。在所试71种中,与对照饲料相比较,有24种对昆虫表现出明显的拒食及驱避作用。
  • 赵之伟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162) PDF全文 ( 287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的 256种蕨类植物的VA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具有VA菌根的蕨类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分属于无梗囊霉(Acaulos pora),巨孢囊霉(Gigas pora),球囊霉(Glomus),硬囊霉属(Sclerocystis)和盾孢囊霉属(Scutellos pora)的25种VA菌根真菌,其中,8种属于国内新记录种。本文对这些植物的VA菌根状况及其进化进行了讨论,并对25种真菌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
  • 季梦成;汪楣芝;张志勇;罗来春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018) PDF全文 ( 219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塔叶苔属为1894年由 F.Stephani建立的单种属,即塔叶苔(Schiffneria hyalinaSteph.)。以前该属在我国的分布仅见于台湾、福建、云南和四川,现见于江西省,为该属植物的新记录。塔叶苔的配子体和孢体结构表明,它宜被作为大萼苔科内的一个亚科处理,在亲缘关系上与叉苔目较近。
  • 黎星辉;陈庆余;唐明德;陈兴琰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4908) PDF全文 ( 258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湖南毛叶茶(Camellia ptilo phylla)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它含有传统茶叶的具表征意义的化学成分,茶多酚含量(34%~40%)达超常规水平,不仅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而且在红茶品种选育方面有重要的育种价值。
  • 白占奎;李登科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5318) PDF全文 ( 219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收集到的紫叶苔科标本进行鉴定研究,发现在我国分布有5种,其中Pleuroziacaledonica为我国新记录,并发现P.subinflata在福建和浙江地区有新分布点,P.gigantea在江西九连山地区有新分布点。本文附有科的特征描述、种的检索和种的特征图。
  • 池田博;武素功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317) PDF全文 ( 235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鸡冠委陵菜(Potentilla cristata)是Fletcher(1950) 根据采自缅甸北部的植物发表的。我们在研究中国委陵菜属植物时,发现此种植物在云南西部贡山县高黎贡山东坡也有分布(青藏队 8655).为中国的新记载。本种植物与狭叶委陵菜(P.steno phylla)和小叶委陵菜P.micro phylla)相近,但具有较宽而光滑的小叶,仅在小叶的锯齿顶端有簇生的毛而与上两种相区别。
  • 李恒;龙春林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085) PDF全文 ( 273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磨芋属(Amorpho phallus)植物进行了订正,已知国产21种,其中9个为特有种。提出了一个中国磨芋属分种检索表。
  • 徐天禄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4534) PDF全文 ( 220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R. xichouensi Yu et Lu affinis, sed plants sparse falcatoaculeata, paniculis terminalis densifloribus; bracteis linearo-lanceolatis integris vel a pice trilo bis differt.
  • 李乡旺;樊国盛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3589) PDF全文 ( 212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affinis C. kunmingensi, sed foliis supra strigosis et villosis, margine irregulariter serratis,fructibus adultis aurantiacis, pubenscentibus differt.
  • 朱华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4739) PDF全文 ( 299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修订了东亚茜草科粗叶本属植物,新归并11个种名及2个变种名,建立1个新变种、3个新组合变种和1个新等级亚种,报道2个中国分布新记录种。讨论了一些易于混淆种的界限,以及探讨了一些种的植物地理意义。
  • 闵天禄
    Plant Diversity. 1998, 20(02): 1-3.
    摘要 ( 6451) PDF全文 ( 310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ect.Camellia植物迄今已合格发表的名称有 72种,l亚种和7变种,其中 Sect.Paracamellia中的威宁短柱茶 C.weiningensis和 Sect.Corallina中的连山离蕊茶 C.lienshanensis应归属本组。经研究订正,确认该组共12种和6变种,其余名称均作为相应种、变种和变型的同物异名,文中讨论了物种的形态变异与分化,分布与替代,自然杂交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