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2009年, 第3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9-12-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周 强, 於丙军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477-485.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65
    摘要 ( 3660) PDF全文 ( 307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 胁迫下, 香根草( Vetiveria zizanioides) 根、叶中的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多胺(PAs) [包括腐胺( Put ) , 尸胺(Cad ) , 亚精胺( Spd ) 和精胺( Spm) ] 含量的变化。在中度盐胁迫( 100 , 200mmol L- 1 NaCl ) 9 天时, 香根草基本能够正常生长, 但在重度盐胁迫(300 mmol L- 1 NaCl) 下, 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上述3 个不同浓度的NaCl 胁迫下, 香根草根、叶中游离态Put , Cad , Spd , Spm 和总的游离态PAs 含量明显下降, 在高盐浓度下下降幅更大; 结合态Put, Cad , Spd , Spm 和总的结合态PAs 含量显著上升, 但在重度盐胁迫下升幅较小或与对照相当; 束缚态Put , Cad 和总的束缚态PAs 含量均减少,而束缚态Spd 和Spm 含量在叶中是下降的, 在根中则增加, 且在中度盐胁迫下更明显。对根和叶片而言,除游离态(Spd + Spm )􊄯Put 比值在重度盐胁迫下较对照显著下降外, 其它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和总的(Spd + Spm )􊄯Put 比值在不同盐胁迫下均上升, 在中度盐胁迫下更明显。这表明, 维持多胺总量的稳态和较高的(Spd + Spm )􊄯Put 比值是香根草适应中度盐胁迫的一个重要机制。
  • 于肇端1 , 王丽娜1 , 曹辰兴1 , 胡向阳2 , 3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486-492.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47
    摘要 ( 4546) PDF全文 ( 330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 它具有很大的生物毒性, 与其它重金属相比, 更易被植物吸收积累。通过采用营养液水培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 对不同浓度Cd2+ (100μmol L- 1 , 300μmol L- 1 , 500μmol L- 1 ) 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300μmolL- 1 NO 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 russide, SNP) 能显著缓解镉胁迫对黄瓜植株造成的伤害, 对300μmol L- 1 Cd2+ 处理的黄瓜幼苗缓解效果最好, 可提高幼苗的生长量, 增强幼苗叶片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酶(POD) 活性; 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和脯氨酸(Pro) 含量; 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 含量。
  • 于晓芹1 , 2 , 刘锡葵1 , 顾志建1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493-498.
    摘要 ( 4885) PDF全文 ( 368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AFLP 和HPLC 方法研究了云南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 var. wallichiana ) 的遗传多样性与紫杉醇含量之间的关系。AFLP 指纹图谱显示7 个居群谱带明显分为两种式样。PopGene1. 31 和Arlequin3 . 1 软件分析结果表明: 云南红豆杉居群内遗传比较稳定, 居群间遗传分化极其显著( Fst = 0 .67 )。测定当年生小枝叶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 紫杉醇含量在居群间和居群内个体差异都较大。天然林中潞西居群的紫杉醇平均含量为0 . 0185% ; 腾冲和永德居群的紫杉醇含量比较低, 分别为0 . 0049%和0 . 0087% ; 禄丰栽培居群紫杉醇含量比较高, 平均为0 . 0225%。在居群水平上, 遗传多样性和紫杉醇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但在个体水平上明显无对应关系。
  • 张海军1 , 杨 君2 , 3 , 刘晓光1 , 胡向阳2 , 3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499-503.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83
    摘要 ( 4686) PDF全文 ( 544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将通过In-fution 方法构建的pET32a- pfu 质粒与可以促进可溶性表达的HG-PGRO7 质粒一起转入大肠杆菌BL21 (DE3) 共表达, 以pET32a- pfu 单独在BL21 (DE3) 中表达作为对照。用热变性和(NH4 )2 SO4 沉淀去除部分杂蛋白, 再经Ni-NAT 亲和层析柱纯化分离pfu 蛋白, SDS-PAGE 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大小约为90 kD, 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一致。最后对其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子伴侣能够促进pfu 基因表达, 并能够提高酶活性。
  • 莫 饶1 , 冷青云2 , 3 , 黄明忠1 , 彭 彬1 , 唐燕琼1 , 罗远华1 , 邓小果1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04-508.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39
    摘要 ( 5782) PDF全文 ( 453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兰科(Orchidaceae) 11 属14 种植物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如下:短序脆兰( Acampe papillosa) 2 n = 2 x = 36m + 2sm; 多花脆兰( Acampe rigida) 2 n = 2 x = 32m + 6sm; 窄唇蜘蛛兰( Arachnis labrosa) 2 n = 2 x = 34m + 4sm; 广东隔距兰( Cleisostoma simondii var. guangdongense) 2 n = 2 x = 32m
    + 6sm; 五唇兰( Doritis pulcherima) 2 n = 2 x = 30m + 8sm; 镰叶盆距兰( Gastrochilus acinacifolius) 2 n = 2 x =38m; 盆距兰( Gastrochilus calceolaris) 2 n = 2 x = 38m; 无茎盆距兰( Gastrochilus obliquus) 2 n = 2 x = 38m; 白唇槽舌兰( Holcoglossum subulifolium) 2 n = 2 x = 38m; 大尖囊兰( Kingidium deliciosum) 2 n = 2 x = 30m + 8sm; 钗子股( Luisia morsei) 2 n = 2 x = 24m+ 12sm + 2st; 鹿角兰( Pomatocalpa spicatum) 2 n = 2 x = 36m+ 2sm; 海南钻喙兰( Rhynchostylis gigantea) 2 n = 2 x = 36m + 2sm; 大叶寄树兰( Robiquetia spathulata) 2 n = 2 x = 36m + 2sm。根据研究结果, 对兰科植物的系统与进化进行了简要讨论。
  • PICHEANSOONTHON Chayan1 , 2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09-512.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10
    摘要 ( 4082) PDF全文 ( 542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A new species of Kaempferia from Southern Laos, K. sawanensis,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Relationship of this new species with other taxa is discussed.
  • 王宝娟1 , 朱国萍1 , 安丽华2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13-519.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64
    摘要 ( 4682) PDF全文 ( 401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和环氧树脂半薄切片技术, 对银杏的精细胞结构及受精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临近受精前, 精原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半球形的精细胞, 每个精细胞内含液泡状结构、生毛体和纤维性颗粒体各一个。两精细胞的液泡状结构其位置可同时或分别位于近极面和远极面, 这种位置的变动可能是鞭毛摆动导致精细胞的旋转所引起, 这说明银杏的精细胞在花粉管内也许即可以旋转运动。在银杏受精前后, 珠孔端颈卵器室附近的珠心组织表现出向上隆起、出现受精滴、皱褶等规律性变化, 这些现象是判断银杏受精时期的良好形态特征。在银杏受精时带有鞭毛的完整精细胞进入颈卵器, 随后鞭毛带及精细胞质遗留于颈卵器口下方、卵细胞上面, 仅精核进入卵细胞。进入卵细胞的精核直径约30μm, 小于成熟精细胞的精核直径( 约40μm)。这些对探讨银杏的系统地位及裸子植物的生殖演化具有一定意义。
  • 庄会富1 , 2 , 王雨华1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20-528.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03
    摘要 ( 4652) PDF全文 ( 385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分析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各方面因素基础上, 以资源利用模式为研究切入点, 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利用模式和模式形成路径的分析模型(Pattern-Path Model) , 用于整体分析某一药用体系中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发展过程。应用该分析模型对2005 版中国药典使用的药用植物资源(549 种高等植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药典中应用的药用植物, 其资源利用发展较成熟(供应持续性良好的植物资源占79% , 暂不能持续供应的占21% ) ; 但是资源利用的发展过程不尽合理( 部分植物资源的栽培开展滞后于野生资源的枯竭, 占40%)。该结论与已有定性评价观点相一致, 并量化地体现出资源利用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 能够推广应用到其他药用体系的资源利用分析, 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胡翠华1 , 黄尤优2 , 3 , 刘守江1 , 许武成1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29-536.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37
    摘要 ( 4742) PDF全文 ( 400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3S 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 分别从斑块的基本特征、形状特征、聚集与散布特征以及多样性特征4 个方面对四川小相岭山系的植被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该山系存在9 种植被类型, 斑块数为1 849 , 斑块面积约186 951 hm2 。其中, 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面积与密度最大, 是山系的基质植被类型; 而次生落叶阔叶林面积最少, 景观地位最弱。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形状最为简单, 但聚集度高; 而针阔叶混交林形状最不规则, 边界最为复杂; 另外, 次生落叶阔叶林连接性最弱, 高山草甸斑块聚集程度最高。3) 该山系斑块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指数值分别为1 . 54、0 . 66 和0 . 67 , 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植被错综复杂、各植被斑块间镶嵌度较好。
  • 罗 圆1 , 欧晓昆1 , 苏文华1 , 杨文忠2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37-542.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53
    摘要 ( 5091) PDF全文 ( 352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云南省两个不同地区膏桐( Jatropha curcas) 种子形态特征, 粗脂肪含量与环境因子关系开展研究, 结果表明: 湿热环境的景洪较干热环境的元谋膏桐种子成熟散布期提前, 形态特征也优于元谋膏桐种子( P < 0. 01) ; 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膏桐种子粗脂肪积累最重要的因子, 对膏桐种子粗脂肪积累起显著正效应; 干旱胁迫也是影响膏桐种子粗脂肪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 景洪膏桐种子粗脂肪含量、含水量较元谋膏桐种子更高, 但粗脂肪含量与含水量比率较低( P < 0. 01) ; 具有较高粗脂肪含量的膏桐种子与其含水量的比率可能是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一种机制, 其对物种的适应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 徐芳芳1 , 2 , 陈 进1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43-550. https://doi.org/10.3724 SP.J.1143.2009.09101
    摘要 ( 5181) PDF全文 ( 415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外引植物如何和当地生物建立相互关系是入侵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本实验以西双版纳当地自然分布的长叶西番莲( Passiflora siamica) 和近年从南美新引种的红花西番莲( P. coccinea)为材料, 探讨两种西番莲植物—蚂蚁—植食昆虫间相互关系系统对变化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共有24种蚂蚁取食花外蜜液, 利用两种西番莲的蚂蚁数量没有显著差异( t = 1 .30 , P = 0 . 20) , 但在种类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χ2 = 14 . 76 , df = 4 , P < 0. 01) 。植食昆虫多为蜗牛、螽斯、鳞翅目幼虫等广适性昆虫。去除蚂蚁处理均未对两种西番莲植物的平均叶面积损失造成显著影响。该研究表明两种西番莲的花外蜜腺—蚂蚁—广适性昆虫的相互作用系统对变化的响应没有显著差异, 而与专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系统对变化的响应的差异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李巧宏1 , 2 , P.K . Joshi3 , 杨雪飞1 , 2 , N . Lele4 , 许建初1 , 5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51-558. https://doi.org/10.3724/SP.J.1143.2009.09157
    摘要 ( 4512) PDF全文 ( 343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喜马拉雅西部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当地居民生计及生态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当地居民与山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农业生产、畜牧业放牧、薪柴采集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资源利用方式,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山区文化景观。本文以印度北部的山地小流域Pali Gad (共有25 个村子)为例, 主要研究当地的资源利用状况,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该地区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分析, 通过从户到户的社会经济调查, 对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受威胁的程度进行估计, 研究分析了村民对资源需求及获取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平均每人每天的薪柴采集量为1 . 12 kg , 平均每人每天通过修剪枝叶获得饲料采集量为3 . 69 kg , 平均每人每天从森林中采集草料的量为3 .25 kg。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估测的结果显示, 森林可提供更多的临时调节功能, 而农业更多的是支撑服务功能, 河流&#1089839;水体给当地人提供了文化服务功能。以山区典型的人- 地生态系统为例, 这类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破碎化程度很高。研究发现, 该区域贫瘠土地上的自然资源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因此, 从长远来看, 人对资源的无止境获取将不利于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 李明明1 , 2 , 王 扣1 , 2 , 陈宣钦1 , 2 , 彭丽艳1 , 成 晓1 , 赵勤实1
    Plant Diversity. 2009, 31(06): 559-562. https://doi.org/10.3724/SP.J. 1143.2009.09115
    摘要 ( 4406) PDF全文 ( 326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光里白( Diplopterygium laevissimum) 的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 个新的苷类成分, 经波谱手段鉴定了其结构, 命名为hymenoside X (1) 和hexanoside A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