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5, Vol. 37 ›› Issue (06): 713-720.DOI: 10.7677/ynzwyj201515050
朱弘1, 库伟鹏1, 戎建涛2, 项佳娥3
收稿日期:
2015-03-25
出版日期:
2015-11-25
发布日期:
2015-04-17
基金资助:
南麂海洋站建设项目对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2014720),温州市低碳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温发改环资 [2013] 256号)
ZHU Hong-1, KU Wei-Peng-1, RENG Jian-Tao-2, XIANG Jia-E-3
Received:
2015-03-25
Online:
2015-11-25
Published:
2015-04-17
Supported by:
南麂海洋站建设项目对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2014720),温州市低碳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温发改环资 [2013] 256号)
摘要:
浙江南麂岛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岛,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67属393种 (包含种下分类等级);扣除栽培种和逸生种,则南麂岛野生维管束植物尚有81科210属304种;分析表明:从科的层面看,蕨类植物的最大科为凤尾蕨科 (Pteridaceae)、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海金沙科 (Lygodiaceae)、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种子植物的最大科多为世界广布类型,小科占据了比例和数量上的优势,其中百合科 (Liliaceae)、石蒜科 (Amaryllidaceae)、荨麻科 (Urticaceae)、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等因具有较高的VFICS/WFIW比值而构成南麂岛区系表征科;从属的层面看,区系主体由泛热带分布 (3810%)、北温带分布 (1630%) 和东亚分布 (1131%) 3大类型构成,其中热带性质分布属共102属,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6072%,温带性质分布属共66属,占3928%;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和计算R/T比值比较与其余6个参照地区的联系,表明南麂岛与浙江乌岩岭在区系成分关系上最为接近;从种的层面看,可将南麂岛野生种子植物划分为7个亚型,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分布亚型 (5390%) 为南麂主要来源,华南分布亚型 (2078%) 次之。南麂岛具有鲜明的华东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且更具热带亲缘性质,区系划分应处于华东区系的南缘。
中图分类号:
朱弘1, 库伟鹏1, 戎建涛2, 项佳娥3. 浙江南麂岛陆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13-720.
ZHU Hong-, KU Wei-Peng-, RENG Jian-Tao-, XIANG Jia-E. Species Diversity and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Vascular Plants in Nanji Island, Zhejiang Provience[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13-720.
彭欣, 叶属峰, 杨建毅等, 2012. 基于海岛管理的南麂列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经验[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 (5): 93—100 |
[1] | 孙旭东1、2. 拟南芥Rboh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子和功能学比较[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63-471. |
[2] | 姚雪芹, 张钦弟, 毕润成. 山西太岳山辽东栎群落林下草本植物功能群分类[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49-855. |
[3] | 余亚莹1, 邵高能1, 圣忠华1, 蒋汉伟2, 贺记外1, 孙园园2, 蔡怡聪1, 胡培松1**, 唐绍清1.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71-880. |
[4] | 尹志坚, 彭华. 大理苍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3): 233-245. |
[5] | 李苗苗, MEEGAHAKUMBURA M. Kasun, 严丽君, 刘杰, 高连明.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1): 29-37. |
[6] | 陈韵竹, 蒋丽娟, 陈景震, 刘强, 张路红, 刘健, 赵志伟. 光皮树不同无性系主要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55-762. |
[7] | 李晓娜, 龙明忠, 刘洋, 陆亚一.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3): 271-278. |
[8] | 杨亲二. 植物区系地理学重要术语“分布区类型”的英译问题[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2): 142-144. |
[9] | 金明龙1, 吴纪杭2, 金孝锋3, 丁炳扬4. 杭州西湖风景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4): 333-. |
[10] | 郑彦超, 沐先运, 李研南, 涂蔷, 张志翔. 卫矛属刺果卫矛组的数量分类学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3): 271-286. |
[11] | 王崇云1, 陈美卿1, 和兆荣1, 彭明春1, 李其阳1, 欧光龙1、2, 郎学东1、3, 党承林1. 记澜沧江河谷一硬叶小叶常绿阔叶林类型——锈鳞木樨榄、清香木群丛[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01): 81-88. |
[12] | 董莉娜1, 李德铢1、2, 王红1. 中国西南特有翅茎草属的种间界定——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6): 581-594. |
[13] | 冯建孟1 , 2 , 徐成东3 . 植物区系平衡点及其生物地理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08, 30(04): 400-404. |
[14] | 韦毅刚 . 广西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08, 30(03): 295-307. |
[15] | 丁 莉1 , 2 , 杜 凡1 , 王 娟1 , 石翠玉1 , 苏文苹1 . 云南昭通北部地区种子植物区系[J]. Plant Diversity, 2008, 30(02): 139-14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