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5, Vol. 37 ›› Issue (01): 39-45.DOI: 10.7677/ynzwyj201514056
许再富
收稿日期:
2014-04-02
出版日期:
2015-01-25
发布日期:
2014-06-11
许再富
Received:
2014-04-02
Online:
2015-01-25
Published:
2014-06-11
摘要:
通过所收集的1175种 (品种) 植物的1390个傣名,并对生活型外的1691个含义进行分析、统计、归纳,阐明了傣族对植物的认知。他们用“宏哦宾”,即“从地上长出来的,有生命的东西”对“植物”这个抽象而综合词汇进行定义,与现代科学“从地上长出的任何东西”的“植物”定义异曲同工,这是世界上很多其它民族所没有的。他们把植物的生活型和经济类型作为“属”名,把植物的形态特征、经济用途、分布生态和故事传说等有关含义作为“种”名,在对1691个植物名字含义的统计中,它们分别占了60%、30%、8%和2%,充分体现了傣族对植物“见什么像什么就叫什么”的植物命名方法。它类似于现代植物分类学对植物命名的林奈氏“双名法”。基于傣族对植物的认知和植物傣名结构,可以建立起“植物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两个“科”、生活型和经济类型的约20个“属”,以及具有“双名”的3000多个“种”和1000多个“品种”的5个结构层次的民间植物分类系统。
中图分类号:
许再富. 傣族的植物认知:命名-含义与分类[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1): 39-45.
XIU Zai-Fu. Dai People’s Botanical Knowledge: NomenclatureMeaning and Classification[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1): 39-45.
刀国栋, 1996. 傣族历史文化漫谭 (修订本) [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130 |
[1] | 陈文红1、3、4, 陈润征1、3、4, 喻智勇2、3, 朱欣田2, 税玉民1、3. 金平漏斗苣苔,云南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27-732. |
[2] | 蔡磊1、3, 陈润征1、3、4, 尹志坚2、3, 张国学2、3, 陈文红1、3, 税玉民1、3. 云南东南部苦苣苔科一新种——红河短檐苣苔[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33-736. |
[3] | 沈晓琳1, 刘静1, 蒋日红2. 广西洞穴植物一新种——木论耳蕨[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37-740. |
[4] | 黄德青, 李琴琴, 周颂东, 何兴金. 基于nrDNA ITS和cpDNA trnL-F序列探讨薤白的系统地位[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37-545. |
[5] | 杨汉奇, 李德铢. 中国竹亚科空竹属的整理[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46-550. |
[6] | 邱志敬, 李超群, 王印政. 光喉石蝴蝶 (苦苣苔科),云南植物一新种[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51-556. |
[7] | 杨珍珍1、5, 陈文红1, 盛家舒2, 罗林3, 张嵘梅4, 税玉民1. 秋海棠属孟连秋海棠的补充订正[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57-562. |
[8] | 汪健, 陈文红, HUGHES Mark, 杨珍珍, 税玉民. 中国秋海棠属等翅组的补遗[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63-568. |
[9] | 谢宁, 孙茂盛, 杨汉奇. 云南三种竹子果实形态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69-571. |
[10] | 王广艳1、2, 杨永平2、3、4. 天门冬科沿阶草族植物的系统学研究进展[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65-375. |
[11] | 马文章1, James R. SHEVOCK2. 中国藓类植物两个新分布属——脆尖藓属和卷枝藓属[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89-395. |
[12] | 黄华1, 李静2, 和献文3, 刘德团1, 陈智发1, 高富1, 许琨1, 吴之坤1. 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 “雪山当归” 的名实考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96-400. |
[13] | 王泽欢1, Kilian Norbert2, 彭华1. 菊科莴苣亚族黑苞毛鳞菊及其泛喜马拉雅地区相近种的分类杂记[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01-406. |
[14] | 阿不都拉·阿巴斯1, 拉扎提·努尔太1, 库丽娜孜·沙合达提1, MUKHIDINOV Nashtay2. 采自哈纳斯的中国地衣新记录属[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23-424. |
[15] | 杨珍珍1、4, 周仕顺2, 李智宏3, 汪健1, 陈文红1, 税玉民1. 中国秋海棠属植物两新记录种[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25-42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