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3, Vol. 35 ›› Issue (1): 1-10.DOI: 10.7677/ynzwyj201312066
• 研究论文 • 下一篇
向春雷1, 陈丽1, 陈亚萍1、2, 胡国雄1、2, 彭华1
收稿日期:
2012-05-03
出版日期:
2013-01-25
发布日期:
2012-07-11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100164, 311101039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 (KSCX2-EW-J-24, KSCX2-EW-Z-1)
XIANG Chun-Lei-1, CHEN Li-1, CHEN Ya-Ping-1、2, HU Guo-Xiong-1、2, PENG Hua-1
Received:
2012-05-03
Online:
2013-01-25
Published:
2012-07-11
摘要:
研究了铃子香属(Chelonopsis)及其近缘类群毛药花属(Bostrychanthera)共16种植物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除等齿铃子组外,铃子香属其它种类的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可分为平直至弓形,深波状两种类型。所有种类的气孔器都只分布于下表皮且均为不规则型;保卫细胞的形状在种间几无差别,气孔外拱盖内缘的纹饰也都近平滑,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角质膜有三种类型,即山脊状,长条状,具颗粒状或雪花状附属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特征及角质膜类型为铃子香属内组、系或种的划分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两个亚属内气孔密度的不同可能与各自的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向春雷1, 陈丽1, 陈亚萍1、2, 胡国雄1、2, 彭华1. 铃子香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1-10.
XIANG Chun-Lei-, CHEN Li-, CHEN Ya-Ping-, HU Guo-Xiong-, PENG Hua. Leaf Epidermal Microfeatures of Chelonopsis (Lamiaceae: Lamioideae) and Its Taxonomical Significance[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1-10.
吴征镒, 李锡文, 1977. 唇形科[A]. 见: 中国植物志 第65卷第2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649 |
[1] | 杨珍珍1、2, 陈文红1, 税玉民1. 中国和越南秋海棠属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76-388. |
[2] | 张永增, 孙文光, 高彩珍, 曹文娟, 张永洪, 李志敏. 瑞香属和荛花属 (瑞香科) 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493-512. |
[3] | 杨汉奇, 李德铢. 中国竹亚科空竹属的整理[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46-550. |
[4] | 杨珍珍1、5, 陈文红1, 盛家舒2, 罗林3, 张嵘梅4, 税玉民1. 秋海棠属孟连秋海棠的补充订正[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57-562. |
[5] | 侯学良. 中国红树植物柱果木榄 (红树科) 考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3): 267-270. |
[6] | 贾渝, 何思. 中国毛锦藓科植物增补[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71-780. |
[7] | 向春雷, 董洪进, 胡国雄, 周静, 彭华. 中国唇形科草糙苏属分类学研究杂记[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5): 551-560. |
[8] | 杨晨璇, 陈丽, 王娟, 杨宇明, 李璐. 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 (猕猴桃科) 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5): 569-577. |
[9] | 毛星星, 刘贤, 张钢民. 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细叶铁线蕨系的分类学修订[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4): 453-467. |
[10] | 曹小燕, 曹明, 邓敏. 中国水青冈属 (壳斗科) 叶结构及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1): 1-6. |
[11] | 孔航辉1, 高乞2, 罗艳3, 杨亲二1. 国产乌头属(毛茛科)的种子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41-252. |
[12] | 许炳强1, 郑朝汉1、2, 童毅华1、2, 周伟3, 夏念和1. 风毛菊属雪兔子亚属瘦果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53-264. |
[13] | 周卓1、2, 陈光富1、3, 张建文1, 牛洋1, 李志敏3, 孙航1. 蓝钟花属的种子形态学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65-272. |
[14] | 王东超1、2, 杨永平1、3, 陈家辉1、3, 李馨4. 28种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5): 430-442. |
[15] | 齐新萍1、2、3, 张宪春2, 卫然2、3. 中国瓦韦属革质叶组的分类学修订[J]. Plant Diversity, 2010, 32(S17): 55-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