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Diversity ›› 2012, Vol. 34 ›› Issue (3): 271-286.DOI: 10.3724/SP.J.1143.2012.11183
郑彦超, 沐先运, 李研南, 涂蔷, 张志翔
收稿日期:
2011-12-14
出版日期:
2012-06-25
发布日期:
2012-05-1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870149)
ZHENG Yan-Chao, MU Xian-Yun, LI Yan-Nan, TU Qiang, ZHANG Zhi-Xiang
Received:
2011-12-14
Online:
2012-06-25
Published:
2012-05-10
Supported b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870149)
摘要:
通过对1500余份标本的测量和统计,结合文献和野外考察,选取了30个形态学性状,对卫矛属(Euonymus)刺果卫矛组(sect. Echinococcus)13个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卫矛(E.americanus)和陈谋卫矛(E.chenmoui)的亲缘关系最近,不支持Blakelock将本组划分为两个系的观点。本组中系统位置有争议的物种:厚叶卫矛(E.hemsleyanus)与紫刺卫矛(E.angustatus)、棘刺卫矛(E.echinatus)和无柄卫矛(E.subsessilis)、刺猬卫矛(E.hystrix)和蒙自卫矛(E.mengtseanus)、刺果卫矛(E.acanthocarpus)和腾冲卫矛(E.tengyuehensis),在聚类图中显示出较远的亲缘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对这些物种间有较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物种在叶尖角度、叶长、侧脉与主脉的夹角、花序梗长等性状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分析结果支持将蒙自卫矛与腾冲卫矛排除出刺果卫矛组,支持厚叶卫矛和紫刺卫矛作为独立的种,由于在交叉分布地域没有足够的研究资料,棘刺卫矛和无柄卫矛的系统位置有待进一步确认。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性状间的独立性较强,叶长、侧脉与主脉的夹角、花序分支数、果实带刺的长度等18个性状在本组中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
郑彦超, 沐先运, 李研南, 涂蔷, 张志翔. 卫矛属刺果卫矛组的数量分类学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3): 271-286.
ZHENG Yan-Chao, MU Xian-Yun, LI Yan-Nan, TU Qiang, ZHANG Zhi-Xiang. A Numerical Taxonomic Study of the Euonymus Section Echinococcus (Celastraceae)[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3): 271-286.
诚静容, 黄普华, 1999. 中国植物志, 第45卷第3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86 |
[1] | 孙旭东1、2. 拟南芥Rboh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子和功能学比较[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463-471. |
[2] | 朱弘1, 库伟鹏1, 戎建涛2, 项佳娥3. 浙江南麂岛陆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13-720. |
[3] | 李晓锋, 朱红芳, 朱玉英, 侯瑞贤.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88-792. |
[4] | 姚雪芹, 张钦弟, 毕润成. 山西太岳山辽东栎群落林下草本植物功能群分类[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49-855. |
[5] | 余亚莹1, 邵高能1, 圣忠华1, 蒋汉伟2, 贺记外1, 孙园园2, 蔡怡聪1, 胡培松1**, 唐绍清1.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871-880. |
[6] | 张永增, 孙文光, 高彩珍, 曹文娟, 张永洪, 李志敏. 瑞香属和荛花属 (瑞香科) 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493-512. |
[7] | 李苗苗, MEEGAHAKUMBURA M. Kasun, 严丽君, 刘杰, 高连明.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1): 29-37. |
[8] | 陈韵竹, 蒋丽娟, 陈景震, 刘强, 张路红, 刘健, 赵志伟. 光皮树不同无性系主要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55-762. |
[9] | 金蕊, 杨明挚, 刘飞虎. 回接内生真菌对工业大麻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1): 65-69. |
[10] | 杨婷1、2, 许琨3, 严宁1, 李树云1, 胡虹1. 三种高山杜鹃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1): 17-25. |
[11] | 李琴琴, 周颂东, 何兴金, 魏先芹. 葱属Amerallium亚属 (石蒜科) 的系统发生与性状进化[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2): 109-119. |
[12] | 王玉良1, 阿地里江·阿不都拉2, 艾尼瓦尔·吐米尔2.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地面生地衣多样性及群落数量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2): 199-207. |
[13] | 张明英1、2、3, 陆露1、2, 李德铢1、2, 王红1、2. 小檗科的花粉演化[J]. Plant Diversity, 2012, 34(01): 1-12. |
[14] | 董莉娜1, 李德铢1、2, 王红1. 中国西南特有翅茎草属的种间界定——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6): 581-594. |
[15] | 成霄峰1、2, 李树云1, 胡虹1. 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J]. Plant Diversity, 2011, 33(6): 595-60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