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采自我国四川的材料和对模式标本的研究, 对鬼笔腹菌( Phallogaster saccatus) 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附有插图。该种所隶属的鬼笔腹菌属( Phallogaster) 为一个单型属, 在东亚为首次报道。其主要特征是包被单层, 表面有不规则的下陷, 成熟时下陷处发育成不规则小孔; 孢体由不规则的小腔组成,成熟时与中柱一并全部胶化溶解, 仅剩下深绿色至橄榄色的孢子成堆附着在包被的内表面; 担子果无菌托, 成熟时袋状、中空。
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 对海南润方言黎族进行了药用民族植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润方言黎族草医常用的药用植物有282 种, 隶属于89 科222 属, 以茜草科(13 属16 种)、大戟科(12属14 种) 、菊科(11 属10 种) , 蝶形花科(9 属8 种) 属数和种数最多;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病、淤血肿痛和外伤出血等常见病、易发病的种类较多, 分别为78 种( 27.7% )、45 种( 16.0%) 、44 种(15.6% )、38 种(13.5% ) ; 治疗方法有内服、外敷( 分冷敷和热敷) 、蒸熏、酒疗法和食物疗法等, 其中内服、冷敷和热敷疗法用得最多, 各占125 种(44.3% )、108 种( 38.3%) 和95 种(33.7% )。叶的使用频次最高, 为202 次( 48.7% ) , 其次是根( 18.1% )、全草( 15.2% ) 、皮( 11.8%) 、茎( 4.1% ) 和果(2.2% ) 。与中医用药比较, 131 种( 46.5% ) 相似, 109 种(38.7% ) 不同, 42 种(14.9% ) 为黎医特有。药用民族植物学知识在交通便利、汉化程度深的村寨流失严重, 需要加强整理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