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2004年, 第2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4-02-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赵爱华 赵勤实 彭丽艳 张积霞 林中文 孙汉董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6009) PDF全文 ( 322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地上部分的丙酮提取物中, 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一个新的查耳酮甙类化合物(α,3,2,4'-tetrahydroxy-2'-O-β-D-glucopyranosylchalcone,2)。其它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tein (1),okanin 4-methyl ether-3′-O-β-glucoside (3),sulfuretin (4),6,7,3',4'-tetrahydroxyaurone(5),海生菊苷(maritimein,6),(Z)-6-O-(6″-acet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e(7),(Z)-6-O-(4'',6''-diacet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e(8),(Z)-6-O-(3'',4'',6''-triacet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e-(9),木犀草素(luteolin,10),槲皮素(quercetin,11),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12),芦丁(rutin,13),黄芪苷(astragalin,14),quercetin-3,4'-dimethyl ether-7-O-rutinoside(15),反式丁烯二酸(16),2-β-D-glucopyranosyloxy-1-hydroxy-trideca-3,5,7,9,11pentayne (17)和3-β-D-glucopyranosyloxy-1-hydroxy-6(E)-tetradecene-8,10,12-triyne (18).
  • 郭丽红 陈善娜 龚明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162) PDF全文 ( 326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两个抗逆性不同的玉米品种经过CaCl2浸种处理后,能显著提高其幼苗在低温、高温、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存活率;相反,Ca2+螯合剂EGTA浸种处理会降低玉米幼苗在上述逆境胁迫下的存活率,表明外源Ca2+处理能增强玉米幼苗对低温、高温、干旱和盐胁迫的多重抗逆性。此外,Ca2+浸种处理能使玉米幼苗在多种逆境胁迫下保持相对较高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而EGTA处理正好相反,表明GR可能参与了Ca2+提高的玉米幼苗多重抗逆性的调控。
  • 江晓玲 俞守义 贺竹梅 彭志强 祁瑜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016) PDF全文 ( 329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番茄子叶外植体的转化进行优化,为进行转基因番茄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子叶外植体的存活天数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农杆菌稀释浓度、浸染时间和转化方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子叶预培养2d、活化农杆菌稀释倍数约30倍、侵染时间为10min、共培养时间为2d的情况下,子叶存活时间最长,抗性芽产生频率达25%。结论:获得了高效的番茄子叶外植体转化系统,为进行基因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 张伟媚 程在全 陈善娜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6331) PDF全文 ( 307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毒蛋白基因的一种—cryIAb基因导入2个云南水稻栽培品种(滇系4号,合系39号)的愈伤组织中,经过潮霉素筛选后,获得了一批抗性苗,部分苗经PCR检测为阳性,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Bt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实验中发现培养器皿的透气性对水稻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势能够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选择合适的洗菌液渗透势能够大大降低洗菌对愈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转化率。
  • 杨瑞武 魏秀华 周永红 郑有良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714) PDF全文 ( 316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小麦族赖草属20种和1亚种的45份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45份材料共出现43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图谱,从中分离出的38条带纹多态性高达100%;(2)赖草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态性,其种间和种内不同居群间均存在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其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醇溶蛋白图谱可以作为鉴定赖草属植物的指纹图谱;(3)醇溶蛋白图谱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醇溶蛋白资料可以运用于赖草属植物种间、种内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研究。
  • 徐凤霞 徐信兰 胡晓颖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520) PDF全文 ( 319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木兰属(Magnolia)5种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观察,形态相似。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外壁均为小穴状纹饰,荷花玉兰(M.grandiflora)略为粗糙。透射电镜下观察,5种花粉外壁均可分为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不连续,有小穿孔。在远极面萌发沟区域,外壁逐渐减薄,最后覆盖层和柱状层消失,仅残留基层。柱状层内部空隙较小,多由颗粒构成,处于小柱发育的初级阶段。荷花玉兰和玉兰萌发沟区域下有明显的外壁-2。木兰属花粉属于原始类型的代表。
  • 张晓勤 胡金勇 曾英 刘小烛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6424) PDF全文 ( 350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天麻染菌球茎皮层和不染菌的新生球茎皮层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分析与鉴定。双向电泳后在分子量12~97kD、等电点3~10范围内,每块胶分离到约900个蛋白质点。对新生球茎中表达量明显增加的5个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肽质量指纹谱的分析,并通过检索不同的数据库进行蛋白质鉴定与功能预测,初步认为第4号蛋白点是一个与转录有关的RNA结合蛋白。同时本文在天麻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数据库检索策略以及蛋白质鉴定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潘跃芝 龚洵 杨志云 尹擎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141) PDF全文 ( 285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首次报道了5种国产橐吾属植物的核型,结果如下:东俄洛橐吾(Ligularia tongolensis)核型为2n=58=32m+14sm+12st;侧茎橐吾(Lpleurocaulis)四川稻城居群核型为2n=58=24m+32sm+2st+3~5B,云南中甸居群核型为2n=58=36m+22sm;云南橐吾(L.yunnanensis)核型为2n=58=28m+30sm;叶状鞘橐吾(L.phyllocolea)核型为2n=58=30m+24sm+4st+1B;浅苞橐吾(L.cyathiceps)核型为2n=58=24m+34sm。5种橐吾染色体数目都为58。在叶状鞘橐吾和四川稻城产侧茎橐吾中发现有B染色体存在,这在以前对橐吾属及近缘属植物的核型研究中未见报道。
  • 陆露 王红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407) PDF全文 ( 313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大风子科9属13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花粉形状长球形或圆球形,除大风子属(Hydnocarpus)萌发孔为三拟孔沟,其余均为三孔沟;外壁纹饰在不同属、同属不同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基本上可分为粗网状、细网状、穿孔状、穴状4种类型。研究认为花粉形态对于该科与近缘科以及属下的划分具有一定的意义。
  • 聂泽龙 孙航 顾志建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193) PDF全文 ( 367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横断山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染色体数目的研究对探讨植物区系起源和进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横断山区被子植物染色体数目报道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共有42科143属518种被子植物有染色体数目报道。
  • 廖文芳 夏念和 邓云飞 郑庆衍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6026) PDF全文 ( 184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ISSR标记对中国特有植物华木莲(Manglietia decidua Q.Y.Zheng)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9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81条DNA带,其中多态性DNA带14条,占17.2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8.1条,多态性条带1.4条。结果表明:华木莲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为0.0649,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S为0.0515,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7.28%)。与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水平、同科的其它种类以及其它特有植物相比,华木莲的遗传多样性极低。
  • 邓敏 周浙昆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781) PDF全文 ( 320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多次对滇西北高山流石滩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鉴定并查阅有关文献,建立数据库统计得到流石滩种子植物共计29科、103属、519种。其中中国特有植物295种,占总数的56.8%,滇西北特有植物54种,占10.4%。有10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7个变型),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多,占总属数的47.5%。在整个高山流石滩中,草本有455种,占总数的87.7%,其中多年生草本421种。流石滩植物中具有多种生态、生理适应方式,低矮平卧状植株、莲座状、垫状、极矮小草本、密集丛生是植物的重要适应方式。根茎及发达的肉质根或木质根是典型流石滩上的主要适应方式,分别占植物总数的19.7%,31.0%。果实中干果共计518种,其中蒴果298种。由于流石滩处于生态脆弱区,人为干扰易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本文对流石滩种子植物多样性组成分析,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流石滩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 买买提明·苏来曼 吴鹏程 出口博则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478) PDF全文 ( 322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时,发现新疆藓类4个新记录,包括硬叶拟白发藓Paraleucobryum enerve(Thed.)Loesk.,长枝砂藓Racomitrium ericoides(Hedw.)Brid.,弯叶卷叶藓Ulota curvifolia(Wahl.)Lilj.和柔弱明叶藓Vesicularia flaccida (Sull.et Lesq.) Iwats.,其中弯叶卷叶藓和柔弱明叶藓亦为中国新分布。在文中讨论了它们的形态特性。
  • 黄俊华 杨昌友 向其柏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466) PDF全文 ( 300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划分出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山地植物种一级的分布区类型共12种类型及3种亚型。分析结果表明,南北向格局分布区类型中的种类数目占总种数的三分之一多,说明本区在近代与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流较多,成为南北植物区系物种交流的重要通道及由于该地的低海拔成为一些山地物种的分布边界,但中低山及平原中旱生性质的种类的分布未受到本区地形的影响.
  • 李捷 李锡文
    Plant Diversity. 2004, 26(01): 1-3.
    摘要 ( 5759) PDF全文 ( 501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樟科植物系统学研究进展,从形态学、孢粉学、胚胎学、叶角质层研究、分子系统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等6方面进行了综述性的回顾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