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5年, 第17卷, 第S7期 
刊出日期:1995-12-26
  

  • 全选
    |
    研究论文
  • 傅沛云 李冀云 曹伟 丁托娅 秦忠时 刘淑珍 朱彩霞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6949) PDF全文 ( 396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东北植物区系地区约有种子植物116科575属1776种,此区系属于温带性质,特有现象明显,地理联系广泛,但以与东亚其它地区特别是与日本的联系较为密切,水平与垂直替代现象也较明显,在种类组成中包含有少量的热带性质成分和一些寒带亚寒带性质成分,而主要的则是以温带性质的东亚偏北部成分为主体,渗入了相当数量的北温带成分和若干的其它温带成分所组成的。起源时间不晚于第三纪或更早一些。
  • 方瑞征 白佩瑜 黄广宾 韦毅刚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6380) PDF全文 ( 288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植物区系的概念出发,滇黔桂热带亚热带是指泛北极植物区的滇黔桂地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北部湾地区。前者约有种子植物248科,1454属,6276种;区系性质是亚热带的,并强烈具有温带区系向热带区系过渡的特点。后者约有种子植物255科,1294属,4303种;具热带北缘的区系性质。依据标志类群或特有类群的分布、植被地带的不同及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对研究范围的区系分区确定分为四级:植物区、亚区、地区、亚地区。着重对一级、四级分区进行了讨论。滇黔桂地区再分为黔南桂北亚地区、红水河流域亚地区、滇东南亚地区。北部湾地区再分为桂西南亚地区、桂南亚地区。本文讨论了地区、亚地区3个突出的自然现象:1.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2.富有热带性的科、属、种,区系成分古老而复杂;3.富特有属、特有种。滇黔桂地区和北部湾地区同属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向北扩展的衍生部分,区系的核心部分是由华南古陆就地起源的科、属、种形成,区系起源上有着同一性。所不同的是滇黔桂地区受温带区系尤其是东亚区系的影响更深。区系起源的时间最可能在白垩纪或更早。在同一地区范围内,喀斯特植物区系与非喀斯特植物区系有着统一的起源。
  • 刘妨勋 刘守炉 杨志斌 郝日明 姚淦 黄致远 李宁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6260) PDF全文 ( 290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华东地区是一个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约有4259种(不包括栽培种和变种),隶属于1180属和174科,其中裸子植物有8科、22属、34种;单子叶植物有25科、258属、833种;双子叶植物有141科、900属、3388种。本文内容概括如下:l.华东植物区系的起源;2.科、属、种的统计;3大科(含60种以上)分析;4.属的地理成分分析;5.特有种和非特有种分析;6.华东和日本植物区系比较。
  • 祁承经 喻勋林 肖育檀 曹铁如 郑重 尹国萍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6600) PDF全文 ( 263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华中自产种子植物计207科,1279属,6390种。本文在科、属、种不同的水平上对华中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较深人的统计和分析。统计表明,温带和热带分布型均占有相当比重,但温带分布型略占优势;北温带、东亚(中国)特有和东亚一北美间断分布科属比较集中,它们是华中具有特征意义的类群,其中许多属为古老和残造成分。华中特有成分丰富,计有中国特有科6科、中国特有属92属(其中华中特有属刀属)、中国特有种4035种(其中华中特有种1591种),因而对中国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结论认为华中植物区系起源古老,较完好地保存了白垩-第三纪泛北极古植物群,有理由认为华中是北温带植物区系起源、分化和扩散的中心之一。
  • 王荷生 张镱锂 黄劲松 吴志芬 赵善伦 王合生 张振万 陈彦生 张春林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7058) PDF全文 ( 316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于华北地区(未包括秦岭)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科、属、种不同水平的统计和区系分析,地区级以下的区系分区,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和现代区系分析探讨华北植物区系的起源。得出5点主要结论:(1)华北是我国北方植物区系最丰富地区,约3358种,隶属于151科,919属;(2) 植物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具有与亚热带一热带区系的过渡性,如各类温带成分属占66%强,热带成分属约占24%;(3)特有性程度较低,本地区只有8个或10个特有属,约600个特有种和变种,分别只占本地区属和种数的10%和15%;(4)根据植物区系和植被统一发生的原理,植物种的地理成分结构,地方特有种的分布和地貌、气候特征,华北植物地区可再分为4个亚地区和11个小区:即辽东一山东半岛亚地区,华北平原亚地区、华北山地亚地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亚;(5)华北植物区系主要是老第三纪本地起源和发展的,部分可能来自东北亚,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少数来自中亚或西北干旱地区。
  • 傅沛云 刘淑珍 李冀云 曹伟 秦忠时 于兴华 丁托妞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5595) PDF全文 ( 324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地区约有种子植物89科391属1019种,此区系属于温带性质,水平与垂直替代现象较为明显,地理联系广泛,但以与西伯利亚、北极和以此为分布中心地带的北温带地区的联系较为密切,并且此类地区成分成为本区系种类组成的主体,主要是在第四纪之后逐渐进人本区发展起来的,距今的历史较短,因而本区系的特有现象很不明显,是个较为年青的区系。从与相邻区系之间的对比资料可以得出,本区系宜作为独立区系,不可归并于相邻的东北植物区系地区或俄罗斯的达乌里区与则亚一布列亚区之中。
  • 曹伟 傅沛云 刘淑珍 李冀云 秦忠时 于兴华 朱彩霞
    Plant Diversity. 1995, 17(S7): 1-3.
    摘要 ( 6342) PDF全文 ( 316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东北平原植物区系亚地区约有野生种子植物1047种,隶属于98科429属之中。通过对它们的现代分布进行研究,将本亚地区属归纳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14个亚型,种归纳为25个类型和27个亚型。对属与种的分布区类型和科的排列顺序的研究表明,本亚地区植物区系是温带性质的,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本亚地区特有现象不明显,在种类组成上明显地表现出与周围山地森林区系的联系和与西部草原区系相连的特色,表明本区系是较为年青的和具有明显过渡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