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4年, 第16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4-04-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马伟光 李兴从 王德祖 杨崇仁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912) PDF全文 ( 341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松橄榄(Cryptoporus volvatus)子实体中首次分离到4个麦角甾醇类化合物,其中3个是过氧化物;这些化合物的碳谱和氢谱信号通过二维谱技术及与文献报道的有关数据比较得到了指定,另外还提出了它们的一个可能的生源途径。
  • 聂瑞麟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6146) PDF全文 ( 266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1980年至1992年以来葫芦科盒子草属(Actinostemma Griff),土贝母属(Bolbostemma Franquet),Cayaponia属,南瓜属(Cucurbita L.),Fevillea属,绞股蓝属(Gynostemma B1.),雪胆属(Hemsleya Cogn),丝瓜属(Luffa L.),苦瓜属(Momordica L.),棒锤瓜属(Neoalsomitra Hutch),罗汉果属(Siraitia Merr.),赤瓞属(Thladiantha Bunge),Wilbradia等13属24种植物200多个三萜类新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大环皂甙,四环三萜葫芦烷型甜味甙,非葫芦烷型三萜皂甙,达玛烷型皂甙和巴查烷型(baccharane—type saponins)三萜皂甙的发现。文末附参考文献83篇。
  • 商立坚 赵碧涛 郝小江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659) PDF全文 ( 261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广西瓜馥木(Fissistigma kwangsiense Tsiang et P.T.LI)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6个黄酮成分,其中瓜馥木甲素为一新黄酮,经各种波谱解析及化学转换方法,其结构鉴定为8-羟基-5,6,7-三甲氧基双氢黄酮(l)。
  • 杨仁洲 吴淑君 徐任生 秦国伟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341) PDF全文 ( 247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刺果番荔枝(Annona muricata L.)的种子中分离了3个具有酮基的单四氢呋喃环型的番荔枝内酯S7,S8和S10, 根据它们的[α]D、1H NMR,13CNMR,MS及IR谱分析,分别推定为新-异阿诺纳辛-10-酮(S7)、新阿诺纳辛-10-酮(S8)和异-新阿诺纳辛-10-酮(S10)。
  • 胡忠 黄清藻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690) PDF全文 ( 284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前曾报告从天麻(Gastrodia elata B1.)中分离出一种对木霉菌丝生长有强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命名为天麻抗真菌蛋白,简称GAFP,也称为Gastrodianin。对不同天麻材料来源的GAFP分析表明:GAFP的相对分子量为14kD,等电点可能不同,变动范围8.l—9.3。体外抑菌试验证明GAFP对腐生性真菌如木霉和密环菌等有强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0.5为0.08mg/mL;对寄生性真菌如棉花枯萎病和稻瘟病作用很弱。对球茎生长期中7个阶段GAFP的含量测定和GAFP免疫荧光组织定位观察证明:1.GAFP是营养茎被密环菌侵染诱导而后大量合成的,合成部位可能是大型细胞。2.GAFP由营养茎输送到顶生球茎,积累于皮层细胞中,是皮层细胞的主要蛋白成分。3.营养基衰败后,顶生球茎GAFP的总量下降不多,直至抽苔时转移到花茎中。结果说明GAFP是天麻的一种重要功能蛋白质,是使顶生球茎处于拒菌状态的主要物质。
  • 吴俊辉 舒煦 李朝銮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909) PDF全文 ( 292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离出纯化的叶绿体DNA(cpDNA),基因组的文库便能建成,特定基因便能分离,其顺序便可进一步测定。然而,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最常用制备纯化cpDNA的方法很难应用于葡萄属的种类。本文提出了一个分离和提纯葡萄属cpDNA的方法,这个方法不同于其它方法主要在于:1.偏重亚硫酸钠与巯基乙醇和维生素C一起加在缓冲液中,使与溶液中的氧结合,以防止游离氧氧化单宁和其它次生物质呈显色反应;2.在高盐溶液中使用加热处理,达至85℃为止,灭活氧化酶类,消除氧化条件。用其它科属的种类,菠菜和油菜作对比,提取和纯化了葡萄属不同类型种的cpDNA,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将提纯的中国葡萄各种的cpDNA,用菠菜和油菜作比较,以λDNA作对照,经限制性酶BamHI,Sa1I+XhoI和 PstI+KpnI酶解,电泳分离,扫描定量,采用描图法测定了cpDNA各片段的分子量,总和约130kb同时测定了菠菜和油菜的cpDNA分子量。
  • 石大兴 王米力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6400) PDF全文 ( 268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6种(含1变种)云杉属(Picea Dietr.)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树种均为我国特有种,其中4种在本文中首次报道。分析材料全部取自各树种中心产区的原始林内。其核型公式:鳞皮云杉(P.retroflexa)K(2n)=24=22m+2sm;云杉(P.asperata)K(2n)=24=20m+4sm; 青扦(P.wilsonii)K(2n)=24=20m+4sm+1B;紫果云杉(P.purpurea)K(2n)=24=20m+4sm;丽江云杉(P.likangensis)K(2n)=24=20m+4sm;川西云杉(P.likangensis var.balfouriana)K(2n)=24=20m+4sm.其中云杉的核型属1A类型,其余均为2A。本文还就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变异进行了种间比较。根据11种国产云杉的染色体长度比及平均臂比讨论其进化趋势。
  • 李志敏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6392) PDF全文 ( 311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镜及电镜观察了中国含羞草科金合欢属、合欢属、棋子豆属、围诞树属、朱缨花属、心叶合欢属等6属37种(含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对其花粉大小,外壁纹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为16合花粉(除薄叶围诞树Aberama utile为8合花粉外),在分类上无多大价值;而花粉大小及外壁纹饰却有一定的分类意义。表现为:金合欢属花粉较小,直径为25—30μm,很容易区别;其余属花粉直径均在50μm以上.在合欢属中,其外壁纹饰光滑或近光滑,稀为粗糙。而棋子豆属、朱缨花属、心叶合欢属的花粉外壁皆为瘤状。围诞树属则呈疣状或近疣状。此外,还对部分属间关系的分类学处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 傅星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4515) PDF全文 ( 245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我国西南地区苔藓植物时,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钝角顶苞苔(Acrobolbus ciliatus(Mitt.)Schiffn.),顶苞苔科亦为中国大陆的新记录,其地理分布也进行了探讨。
  • 王立松 陈建斌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741) PDF全文 ( 274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云南小孢发属(Bryoria)地衣13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6个,它们是:喜马拉雅小孢发(Bryoria himalayana), 尼泊尔小孢发(B.nepalensis),光滑小孢发(B.levis),光亮小孢发(B.nitidula),多叉小孢发(B.perspinosa),波氏小孢发(B.poeltii).另外7种的形态及分布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 张丽兵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4988) PDF全文 ( 216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记载了四川产耳蕨属后牛耳蕨组植物9种,其中新种1个,四川新分布5个,并有新异名7个。本文还对国产有关种类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培贵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734) PDF全文 ( 273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原鬼笔科Protophallaceae我国的一个新记录种—日本原块菌Protuberanipponica Kobay.,原记载其分布于日本,近来在我国云南南部发现,属于东亚特有分布种。并讨论了原块菌属Protubera Moller的分类界线,同意前人把Protophallus Murrill、protuberella格局推断原块菌属原是一个热带、亚热带分布属。
  • 张耀甲 彭泽祥 张国梁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918) PDF全文 ( 226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Arbor sempervirens,usque 15m alta.Ramuli robusti,cinereobrunnei vel atro-brunnei,glabri vel puberuli;ramuli hornotini fulvo—grisei,sulcati,dense fulvo-pubescentes.Folia coriacea,oblongo—elliptica,5—16cm longa,3—6 cm lata,apice acuta vel acuminata,basi cuneata,margine integra,supra glabra,subtus dense albo vel fusco-lepidota et flavo stellato-pilosa,insimul intermito pilosa, costa media robusta,nervis latiralibus 6-15 nervi supra manifeste impresi canaliculati,subtus prominentes,retibus venularum conspicuis,nervi laterales valde abeuntes prope marginem arcuati atque conjuncti.
  • 朱维明 周厚高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749) PDF全文 ( 271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海南岛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2属(即毛边蕨属Didymoglossum Desv.,凸轴蕨属Metathelypteris Ching)、28种,其中毛边蕨属和8个种在中国也属首次发现。
  • 武玉壁 张进献 庞玉兰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4187) PDF全文 ( 226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叶近圆形,顶端圆,不具尾尖。
  • 陶君容 杨家驹 王宇飞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560) PDF全文 ( 236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木化石采自内蒙古赤峰平庄煤矿。矿区内展布的地层有两套,下部为晚中生代含煤地层,上部为第三系。木化石采自上部第三系,同层具有丰富的叶部化石。现报道的木材化石共3种,平庄原始黄杉型木Pseudotsugaxylon pingzhangensis sp.nov,东北云杉型木Piceaxylon manchuricum Sze和松型木Pinuxylon sp.等。其中的原始黄杉型木的最近亲缘属黄杉属。就生存种的地理分布,并综合70多种叶部印痕化石的种属地理分布特征,指示中新世时期内蒙南部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颇为丰富,所以森林较为繁盛茂密。其植被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唐昌林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083) PDF全文 ( 218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在编著中国植物志二十六卷石竹科蝇子草属系统中建立了几个新组,现简要介绍于后。
  • 朱华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6080) PDF全文 ( 301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西双版纳龙脑香林具有与热带亚洲的龙脑香林完全一致的植物科的组成,绝大多数的属也与后者共有,特别是在乔木层的区系组成和数量特征上,二者很类似,表明西双版纳龙脑香林在植物区系性质上归属于热带亚洲龙脑香林,但为后者的一种北缘类型。与中国热带边缘地区的其它一些森林类型相比,西双版纳龙脑香林亦具有与它们基本一致的科的组成,但无论按在群落中的种数,按占科的世界区系百分比,还是按重要值指数,西双版纳龙脑香林中热带科均占有显著地位,并且包含有较高比例的热带亚洲分布属和种,故可认为它是中国热带北缘地区的森林类型中热带性强,在区系组成上接近热带亚洲龙脑香林而作为后者的一个部分的森林类型。
  • 曾文彬
    Plant Diversity. 1994, 16(02): 1-3.
    摘要 ( 5160) PDF全文 ( 302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台湾原为大陆的一部分,以后由于断陷而形成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两岸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植物区系相互迁移分布,闽台陆桥是台湾海峡最浅的部分,在更新世冰期,由于海退,陆桥曾4次较长时间露出水面,成为台湾海峡两岸植物区系迁移分布的通道,使得两岸植物的迁移分布得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