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90年, 第1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0-02-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汤元江 周铁生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384) PDF全文 ( 227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麝香秋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Medicus)又称黄葵[1],系锦葵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省多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并从1983年开始有了一定规模的人工种植。麝香秋葵籽具有麝香、花香香气,从中提取的精油是一种名贵香料。为新近开发之麝香秋葵籽系列产品的应用提供依据,我们对其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 程治英 兰芹英 冯跃宗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411) PDF全文 ( 229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Lour.) Schott.]供试材料采自橡胶一千年健植物群落中的五年生千年健根茎、佛焰苞,以及试管苗茎尖、茎基部、叶、根等。
  • 邱明华 贺存恒 聂瑞麟 郑启泰 周俊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168) PDF全文 ( 210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清香桂碱A(sarcorucinine A)是黄杨科清香桂属植物(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 中含量最高的一个新甾体生物碱(约达地上部分干重的0.1%), 量较微的清香桂碱D(sarcorucinine D)结构已报道1 ) 。由于减A性质奇异,虽经多种簿层方法检测为单一斑点,但m3C NMR谱的碳数目使我们十分困惑,怀疑它是否为不饱和同系物混晶。而氢化、溴化、碱解均表现出特异的化学行为,因此只好用X-晶体衍射分析方法测定其结构。现将其一般性质及X-晶体衍射分析结果报道,测定细节将和清香桂碱B另文报告。
  • 陈一平 李朝明 孙汉董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209) PDF全文 ( 209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血见愁Teucrium viscidum Bl.生于海拔125-1530米的灌丛、草坡或林下湿地,在沟边溪边较常见,全草入药,能凉血解毒去瘀生新[1].
  • 丁智慧 丁靖垲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833) PDF全文 ( 268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梅衣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它们分别为黑茶渍素、氯代黑茶渍索、茶渍衣酸、苔黑酚羧酸、苔黑酚羧酸乙酯、β-苔黑酚羧酸甲酯、柔扁枝衣酸、分歧扁枝衣酸及赤星衣酸甲酯。用气相色谱和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梅衣精油和梅衣浸膏分别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梅衣浸膏中共鉴定了37个成分,主要为赤星衣酸乙酯、β-苔黑酚羧酸甲酯、苔黑酚羧酸乙酯等。梅衣精油鉴定了47个成分,未发现有特殊苔香香气的物质。
  • 邱产祥 张壮鑫 周俊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674) PDF全文 ( 225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合掌消(Cynanchum amplexicaule)系萝摩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植物。该植物全株药用,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由于其形态特征与中药白薇极为相似,很多地方混用作白薇或其代用品[1].我们曾报道了白薇中的C21.
  • 陈纪军 张壮鑫 张润珍 周俊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287) PDF全文 ( 254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裂冠牛奶菜(Marsdenia incisa P. T.Li et Y.H.Li)的粗甙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 2个已知的C21甾体甙元-肉珊瑚甙元(sarcostin,I),青羊参甙元(qingyangshen- genin, II),和一个新的C21;甾体甙元,命名为裂冠牛奶菜甙元A(incisagenin-A, III)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Ⅲ)的结构为12- β-氧-顺芷酰去酰基萝摩甙元。
  • 王锦亮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116) PDF全文 ( 253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气相色谱对在温室栽培的Hymenaea courbaril和Copaifera officinalis 及C.pubi- flora幼树叶内倍半萜类化合物昼夜和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Hymenaea和Copaifera这二个属植物叶内具有基本相同的一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对认为具有生态意义的它的主要成分:石竹烯(caryophyllene),a,β-瑟林烯(selinene)和树脂含量进行了分析统计。在三个季节和昼夜的资料中,这二个属植物的石竹烯、a,β-瑟林烯和树脂含量昼夜变化是很小的,而在植株间(遗传型)和不同的季节里它们有明显而有意义的变化。
  • 张克荣 姚意弘 吕美薇 高国肖 倪德祥 孙鸿乔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542) PDF全文 ( 237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B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技术从白百利烟草(Nicotiana tabacum Baibaili)愈伤组织细胞分离提纯了分于量为4400土 100道尔顿的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CB一蛋白)。在细胞表面、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上以及在细胞液中都有CB-蛋白存在,而核糖体上的CB-蛋白含量最高。探讨了CB-蛋白的功能。
  • 郑惠兰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001) PDF全文 ( 239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种原产墨西哥的提取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的重要原料植物菊叶薯蓣(Dioscoreacomposite Hemsl.),首次在我国西双版纳引种成功。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以35℃ 为适宜。种子千粒重达9克者,发芽率最高,可达90%以上。种子贮存期在3—4个月内,发芽率高而整齐。播种60天藤蔓开始有缠绕能力,可以移栽。移栽后12个月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每年两次花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叉进行。叶终年常绿。块茎常年生长,产量逐年增加。栽培三年最高亩产鲜块茎5494公斤(按单株测产)。粗皂甙元含量3—4%(干样)。粗皂甙元重结晶一次溶点203—206℃,有利用价值。
  • 王洪 朱华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668) PDF全文 ( 196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滇南小橄榄坝地区的榆绿木(Anogeissus acuminata)群落是一种次生性质的单优群落,具有典型热带季雨林的外貌和结构特征。该群落是原生植被混交落叶季雨林破坏后发展起来的。
  • 卢宝荣 颜济 杨俊良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658) PDF全文 ( 234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采集于新疆、青海和四川等地的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10属、52种、370份种子材料进行了细胞学观察。该地区小麦族各属种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是从2n=14到2n=84,前者主要存在于大麦属(Hordeum)、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和黑麦属(Secale),而后者全部集中于赖草属(Leymus)。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n=28和2n=42的类型出现的频率很高,大多存在于鹅观草属(Roegneria)和披碱草属(Elymus)。除个别种内存在不同倍性的细胞型外,绝大多数种的染色体数目非常稳定。在所有的样本中均没有观察到具非整倍体和B-染色体的材料。
  • R.H.彼特逊 臧穆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640) PDF全文 ( 265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丛枝瑚菌属中的丛枝瑚亚属,其中云南产的一新种:洱源丛枝瑚 Ramaria eryuanensis;在滇西北高山林带蕴育着极为丰富的艳丛枝瑚亚属的种类,在现知该亚属的18种中,本区计有如下的13种新种:即棕顶丛枝瑚Ramaria brunneipes、离生丛枝瑚Ramaria distincti-ssima、枯皮丛枝瑚Ramaria ephemeroderma、脐孢丛枝瑚Ramaria hilaris、光孢丛枝瑚Ramaria laevviformosoides、拟细丛枝瑚Ramaria linearioides、细丛枝瑚Ramaria linearis、短孢丛枝瑚Ramaria nanispora、朱细丛枝瑚Ramaria rubri-attenuipes、华联丛枝瑚Ramaria sino-conjunc-tipes、红肉丛枝瑚亮色变种 Ramaria rubricarnata var.laeta、红顶丛枝瑚微孢变种Ramaria botrytoides var. microspora、新美丛枝瑚中华变种Ramaria neoformosa var. sinensis。在亚属等级下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对鉴定用的化学指示液的配制亦作了说明。对孢子大小的测定标准,其中E指所测的20枚孢子中,孢径的平均值;Lm示孢子最大的长径;Em示孢子最大的阔径。
  • 陈建业 金烈谊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591) PDF全文 ( 201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幼枝密被红色刺,叶长30—40厘米,小叶10—20,叶轴及三年生幼叶紫红色。
  • 哈斯巴根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411) PDF全文 ( 257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蒙古族对植物在茶用方面所积累的传统知识和经验,上要表现在植物种类的选择,茶用部位的选择、采集、加工和饮用方法等方面。据初步调查,茶用植物20种;茶用部位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多数种类在秋季采集,也有春、夏、冬季采集利用的种类;民间加工方法有发酵、蒸、炒、晒干、阴干等;民间饮用方法有煮、沏和调配成奶茶等。蒙古族对植物的茶用知识和经验,对开发新型饮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张芳赐 丁渭然 黄毅 陈兴琰 陈国本 唐明德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306) PDF全文 ( 245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A C.sinensi(L.)Kuntze differt ramulis petiolis sepalisque pubescentibus, foliissupra costis nervis lateralibusque impressis subtus prominantis ad costam pubescentibus,stylis 3-liberis ad basim;a C.assamica(Mast.)Chang differt floribus capsulisque minoribus,stylis 3-liberis ad basim; a C. sinensi var. pubilimba Chang differtfoliis subtus costis pubescentibus,petiolis pedicellisque longioribus,petalis glabris.
  • 张渝华 庄元忠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775) PDF全文 ( 248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浙江及其邻近地区有紫望属(Corydalis Vent.)植物18种、5变种和1变型。本文合并了2变种,订正了1种的名称,发表2个新变种——全叶土元胡和浙江黄堇,并提升1个变种——无距小花黄堇。讨论了小花黄堇、全叶延胡索和台湾黄堇的某些问题。文中附名录和分布表及种子扫描电镜照片10张。
  • 李秉滔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913) PDF全文 ( 263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Affine C.saccato W.T.Wang ex Tsiang et Li,sed pedunculis brevissimis , tantum1-2 mm longis,calyce extus glabris et intus ad bases sinum glandulis 10praeditis differt.
  • 陈艺林 鲁迎青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4104) PDF全文 ( 285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Haec species I.imbecillae Hook.f et I.faberi Hook.f.promixa,a primoinflorescentibus 3-5-floris, floribus majoribus,ad pedunculos unilaterale dispositis;a secundo sepalis minoribus subulatis, calcaribus erectis, lobo basali minore et auriculifilo robusto longoque differt.
  • 李朝銮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331) PDF全文 ( 237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在研究中国葡萄科植物过程中发现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尼泊尔和印度卡西山区一些植物种自成一类,与葡萄科现有属的定义不符。命名为一新属——俞藤属(Yua C.L. Li)。文中讨论了它与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 Planch.)、崖爬藤属( Tetrastigma Planch. )、乌蔹莓属(Cayratia Juss. )和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 )的区别,并在野外和栽培条件下观察了某些重要属级鉴定性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表现,以证明其可靠。为了正确鉴定这个属和种类,给出了包括这些属在内的国产葡萄科植物分属检索表和该属的分种检索表。最后,讨论了俞藤属的地理分布及其意义。
  • 李沛琼
    Plant Diversity. 1990, 12(01): 1-3.
    摘要 ( 5168) PDF全文 ( 275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于1981—1983年随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赴横断山区考察,采集到不少莎草科植物标本。近年来、在承担《横断山区植物》一书莎草科的编著任务中,除鉴定了青藏队采集的该科标本外,还鉴定了我所标本馆收藏的该科部分标本,发现了一些新分类群,现在本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