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82年, 第4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82-06-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张哲僧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6760) PDF全文 ( 247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最近在我国云南省西畴县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木兰科中的一个新的单种属—华盖木(Manglietastrum sinicum Law)的木材解剖特征进行首次报道:它具有较稀的管孔数目;单管孔占优势;导管侧壁具细螺纹加厚,底壁穿孔板横条数较多,为6—12枚,高达17枚;轴向薄壁组织轮界状,宽达9—12列细胞,还偶有稀疏傍管薄壁组织;木射线为Kribs异形ⅡA型,且在少数多列线中具略长的单列翼部分。这些解剖的,以及联系到外部形态特征,虽然和近缘的木莲属Manglietia Blume 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与本科其他各属比较,则又与“拟木莲属”(“Paramanglieia ”Hu & Cheng)、香木兰属Aromadendron Blume、榻榔本属 Talauma Juss.及木兰属Mognolia Linn.的多数种类,在木材构造中留存有较多的原始特征相类似。
  • 耿伯介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276) PDF全文 ( 235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料》(以下简称“图说”)系耿以礼教授(1897—1975)主编,1959年4月出版,迄今已右22年之久了.由于该书中所有的新分类群都缺少拉丁文的内容,故在当时仅能算是非合法性发表.嗣后.约有半数的新种(及新变种等)已在其它刊物上(参见文末的附录)陆续补写了拉丁文描述,方使它们成为正式的合格发表.本文旨在用拉了文补写该书中原产于云南的新分类群15个(计拂子茅属1新系、归隶于8个属的10新种和2新变种.另附产于四川西部的华雀麦新织、新种各1)。
  • 吉占和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7687) PDF全文 ( 259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附生植物,基部簇生灰白色的气根.气生根扁平,长而弯曲,无毛.茎短,长1-2厘米.叶肉质,2列,近基生,基部互相合抱;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5-19厘米,宽1.5—3.4厘米,先端钝、不等侧2浅裂,基部收窄为鞘,与叶片相连接处具1关节,具多数平行细脉,但仅中脉较明显.花茎1-4个,出自茎基部的叶腋.
  • 袁淑华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4757) PDF全文 ( 252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云南的鹰爪属植物,据文献记载,有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ri(19640,香港鹰爪花A.hongkonsensis Hance(1870)二种,我们在编写云南志中现越南产的香鹰爪A.fragrans Ast in Humbert Suppl.FI.Indo-Chine.I:83(1938)Fig.7.1—7,在云南也有分布(景洪,海拔1000米,云南队9774;车里(景洪),王启无78634),为我国新记录,此外尚有点叶鹰爪A.Punctulatus C.Y.Wu和喙果鹰爪A.rhynchocarpus C.Y.Wu二个新种。
  • 徐廷志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061) PDF全文 ( 239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深纵沟槽,沟槽向上达离叶顶不远,下部叉开,边缘具红褐色宽干膜质边,有缘毛.花单一,腋生;花梗长2—3毫米,纤细,密被蛛丝状绒毛,萼片5,椭圆形,长4.5毫米,宽2毫米,先端钝或尖,疏被银白色短柔毛;花冠白色,长约9毫米,外面疏被银白色短柔毛,雄蕊10,花丝长2.5毫米,被疏毛,向基部加宽,花约卵形,芒长1毫米,被疏毛,子房球形,径约1毫米,花柱柱状,长约3毫米.蒴果未见.
  • 方瑞征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800) PDF全文 ( 266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与原变种不同的是花淡红色,花冠筒外部被纤细的糙伏毛.云南:碧江,生于灌丛,1979年6月28日,张敖罗79-2093(模式标本)。
  • 李锡文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029) PDF全文 ( 260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多年生无茎草本,根茎粗壮,伸长.叶全部基生,具柄.花序近伞形,腋生,花葶状,具伸长的总梗,在总梗顶端有多数叶状总苞;苞片细小,线形.花具短梗.花萼5裂几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朱红色,狭漏斗状筒形,自冠筒中部以上渐宽大.
  • 李秉滔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6126) PDF全文 ( 258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作者对国产醉鱼草属植物分类研究的总结.它包含2个亚属,2个组,28个种和6个变种,另外有10个是新异名.作者还根据植物的形态演化特征,提出了本属的进化系统和我国的分布范围.
  • 秦仁昌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583) PDF全文 ( 259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Bot.Soc.Broter.ser.2.41:25.1967.-Lycopodium cernuum L.Sp.Pl.2:1103.1753;Spring,Monogr,Lycop.1:79.1842 et 2:37.1849;Baker,Handb.Fern Allies 23.1887;Nessel,Barlappgewachse 350.1939.Lepidotis cernua(L.)P.Beauv,Megos Encycl.5:479.1804;Rothmaler in Fl.Europaea 1:6.1964-Lycopodiella cernua(L.)Pichi Sermolli in Webbia 23:166.1968.
  • 木全章 周明康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426) PDF全文 ( 118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须梅花衣(Parmelia cirrhata Fr.)为地衣类梅衣科(Parmeliaceae)植物,我国分布很广,资源比较丰富,民间用于治疗创伤和肿毒症。我们从大理苍山产的全株须梅花衣依次经苯、氯仿-丙酮(1:1)和丙酮-水(80:20)提取,得到Ⅰ0.3%,Ⅱ1.5%和Ⅲ3.8%。上述各成分根据与已知品有相同的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被确定为松萝酸dl-usnic acid,荔枝素atranorin和梅衣酸salazinic acid。Ⅲ与β-萘胺反应生成梅衣酸-二-2-萘胺。药理试验的结果表明Ⅲ对动物移植性肿瘤W256的抑制率为40%;Ⅳ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30~35%,对结核杆菌(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小于1.6Υ。
  • 丁靖垲 刘和林 濮全龙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929) PDF全文 ( 246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米德杉木(Cunninghamia unicanaliculata var.pyramidalis D.Y.Wang et H.L.Liu)为四川林科所发现的杉木属新种德昌杉木的一新变种,本文报道其化学成分,为探讨种间的演变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提供依据。
  • 段金玉 梁汉兴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6078) PDF全文 ( 290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无菌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天麻授粉后不同天数种子的萌发率;并进行了果实、种子大小以及种皮中营养物质的观测。试验结果说明在果实开裂以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约为从授粉到果实开裂所需时间的四分之一),种子的萌发率基本相等。
  • 祝正银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6184) PDF全文 ( 237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匍匐根状茎,细圆柱形,稍弯曲,长24一32厘米,直径2一4毫米,黄褐色。叶5—6枚,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卵形,长5—6.5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全缘,两面光滑,一叶柄长约2.5厘米或更短,基部扩大呈状;鞘叶4—6枚。穗状花序侧生,顶端不聚集无花苞片,仅具6一9朵花;总花梗长约1厘米,具有1一3苞片;花苞片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8毫米,宽约2.5毫米,膜质,先端渐尖。
  • 郭煜 王红牛 王亚杰 李霞冰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6398) PDF全文 ( 239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种子油中用尿素包合法和柱层析结合的方法分离出一种不常见的脂肪酸,经 GC、UV、MS、NMR和IR分析确证该酸为顺-5,11,14-二十碳三烯酸,此酸芬兰T.Lehtinen美国T.Takagl已有报道。
  • 许再富;禹平华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720) PDF全文 ( 211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是东南亚热带植物区系中的一个优势科,属古热带的成分,有15个属580多种。由于这个科植物的热带性较强,有的学者往往把东南亚的一些地区是否有较多的龙脑香科植物的分布作为衡量是否为热带的标志之一,有的把这个科植物的分布在海拔上的上限作为平地热带雨林和山地雨林之间的近似分界线,有的则以我国龙脑香科植物十分贫乏为由而怀疑中国是否存在着真正的热带雨林。可见,在对东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研究中,龙脑香科是植物学家们所注重的一个科。
  • 单勇
    Plant Diversity. 1982, 4(03): 1-3.
    摘要 ( 5553) PDF全文 ( 228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近代仪器与传统小气候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人工胶林群落结构的生物学效应;对若干生态因于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讨论。胶树体温与测试地日照强弱密切相关.西双版纳树温西南高,东北低,西向与北向最高温之差约为l℃;树表和浅层受日照影响直接而明显,随深度增加而减弱,树心比较间接,既受环境影响又受本身机体调节。冬季胶林边行热效应较明显,比林内树温高2℃左右,若加充分利用对防寒有一定意义。树温和气温有差别,气温变幅大,树温变幅小,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建议直接测定树温观察寒害.胶林中适当种植茶树,冷季有增暖效果,能对轻度寒害起缓冲作用.涂黑树干法不是理想防寒措施,因边行增温不明显 况且密林深处有轻微降温趋势,可能导致寒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