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82年, 第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2-04-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何静波 郑光植 王世林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250) PDF全文 ( 227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Knudson在1930年用Laelia cattleya杂种兰花种子通过无菌培养,使其萌芽、长成植株以来,兰花组织培养技术有了较快的进展。Morel在1960年通过兰花茎尖培养,获得了原胚体并分化成植株,从而实现了兰花栽培的工厂化和商品化 Rao1977。胡忠等在1979年用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种子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原胚体并分化成小苗;但小苗的栽培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液体旋转培养,使由种子产生的原胚体连续繁殖。试图以培养的原胚体的有用成分代替黑节草制成的商品“西枫斗”。
  • 方鼎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4781) PDF全文 ( 225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毛萼金花茶的模式标本是覃德海、李春廷76658,原记录花为金黄色,近经昆明植物园夏丽芳同志等到产地调查,看到花为白色
  • 范慈惠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353) PDF全文 ( 253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клешнин论述了生理辐射强度对莴苣植株特性、重量、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作用。Blackman在研究遮光对植物营养体发育的影响中指出,荞麦和向日葵由于光强度降低,引起相对生长率受抑制,是净同化率降低和叶面积比增加的结果。许德等的实验证明,这光可以改变棉叶同化产物的运输方向,降低运输速度。Bowes和 Wareing的研究中表明,大豆在强光下的光合强度、光饱和强度、RUD羧化酶活性和比叶重均比弱光下高。玉米在光饱和状态下,光合强度受羧化酶活性和叶片中CO2扩散阻力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对生长在不同光强度下的水稻材料,以孕穗时期的光合作用速率、光呼吸速率、剑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部份于物质的积累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郑光植 何静波 王世林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528) PDF全文 ( 247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使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工业生产,通常的研究步骤之一是: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培→细胞悬浮培养→细胞深层培养。经由中间试验过渡到工业生产。我们已报道了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现在报道三分三根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
  • 段金玉;谢亚红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7080) PDF全文 ( 327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NAA和BA的配合使用以及种子处理对十种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找到了使难萌发的地生兰种子较快萌发的方法,可使个别种的地生兰种子在三个月内萌发率达到百分之四十。讨沦了难萌发种子不易萌发的原因。
  • 顾志建 李懋学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6460) PDF全文 ( 306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和思茅松Pinus Resiya var.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的染色体组型.二者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均由具中部着系点染色体所组成.但云南松有3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而思茅松仅有二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而且第一对染色体是杂合的.此外,思茅松的染色体组型较云南松更为不整齐.染色体组型比较的结果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疏远,思茅松是比云南松更为进化的类型。
  • 刘成运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6827) PDF全文 ( 274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天麻胚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及总蛋白质,少量的碱性蛋白质,胚体萌动时还显示出明显的多酚氧化酶,酯酶及ATP酶的活性.在营养生长期,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维管束薄壁细胞,外皮层细胞以及大型维管住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总蛋白质,其分布与贮存多糖的分布相反.脂肪及碱性蛋白含量不明显.顶端分生组织,表皮层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内呈现出酸性磷酸酶,酯酶,ATP酶,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较高的活性.开花期,球茎内这几种酶的活性均较高.在花序轴内ATP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比水解酶类的活性稍高些.球茎中央薄壁组织细胞由于贮存的多糖和蛋白质被逐渐消耗而形成空腔.果实成熟后,球茎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耗尽,酶类的活性显著下降.
  • 吴邦兴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6839) PDF全文 ( 234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原产南美安底斯山的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现已成为滇南低海拔地区一种外来的广布杂草.根据文献资料和访问傣族老人,本草大约本世纪卅年代从泰国经缅甸传入云南和海南,包括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沿海,并在这些地区立足、蔓延、归化、形成次生单优种群落.这跟我国南部具有湿热的环境,以及它本身特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密切有关.从生态生物学特性看:飞机草属半灌木,具较广的生态幅,喜光而不耐荫,生长迅速,种于产量大而每粒则轻,萌生及分蘖力强,根系浅而根幅大等.
  • 臧穆 刘道 胡若英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870) PDF全文 ( 281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虫草亦名冬虫夏草。清朝吴其潜在《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云:“冬在土中,身为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僵化为草”;故名。关于虫草的认识,我国至少早在西周至秦(即公元前1000年至200年左右),从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有以虫草为图案的玉雕装饰品。到1823年E.M.Fries在球壳菌类(Sphaeria)中建立虫草族Trib. cordyceps Fr.,至1833年,H.F.Link正式建立虫草属CordycePs(Fr.)Link,此名称沿用至今。本属和麦角属Claviceps Tul.,虫壳属Torrubiella Boud,其形态构造较相似,均归于肉座菌目Hypocreales,其后 F.J.Seaver建虫草菌族(Tribe Cordycepiteae)棣子麦角菌亚科(Subamily Clavicipiteae)下。但其后所归何目,由于所持标准不同,迄今未趋统一; 除有人将其置于球壳目(Sphaeriales)外,尚见置于内座菌目、或麦角菌目(Clavlcipitales);由于其具形子囊孢子、长棒形的子囊、寄生于昆虫体或其他真菌等物体上的特征,列于麦角菌目之下,似较合理。
  • 张满祥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507) PDF全文 ( 220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Ex affinitate T.sacculatae,sed differt foliis caulinis forficate bifidis margine levibus vel sublevibus,amphigastriis caulinis bifidis facile differt.
  • 李丙贵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6172) PDF全文 ( 211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54年在衡山南岳采得一种荚果上密被绒毛的皂荚,曾由华南植物研究所陈焕镛、候宽昭两教授订为新种,一直没有发表.现描述如下。
  • 陈心启 刘方媛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7419) PDF全文 ( 254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曾从云南各地采集、引种了一些兰科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其中大多数已在园中开花结果。在鉴定该属植物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种与未记载种。它们都是很美丽的观赏植物,本文将分别予以介绍。文中所引证的标本均保存于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室(KUN)与北京植物研究所标本室(PE).
  • 李秉滔;李延辉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455) PDF全文 ( 248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myaungaienensis Tsiang et P.T.Li similis,sed bracteis bracteolisque majoribus foliiformibus,calycis segmentis corollis duplo longioribus,corollis flavidis extus hispidis intus glabuis,lobis apice incisis,stigmatibus includentibus differt.
  • 祝正银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6135) PDF全文 ( 221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pecies B.yunnanensi(Lev.)Tsiang affinis,sed planta unifariam pubescenti,petiolis longioribus,costa supra convexa,corollae tubo lobo 2-plo longiore,sepalis anguste lanceolatis differt.
  • 吴征镒;唐昌林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276) PDF全文 ( 265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云南:中甸县,1939年10月25日,冯国相2474(模式标本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标本室);同地,1937年10月20日,俞德浚13802.本种与变黑蝇子草[S. nigrescens(Edgew.)Majumdar]相似,但区别在于后一种的花萼近球形,呈囊状,直径约18毫米;花瓣微外露,瓣片顶端微田缺;种子圆肾形,长约1.5毫米,表面平滑,脊具环形薄翅。
  • 孙必兴;胡志浩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8053) PDF全文 ( 234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尾稃草属Urochloa Beauv.(Essai Agrost.52.t.11.f.1.1812),是P.Beauvois建立的,模式标本采自印度,模式种是U.Panicoides Beauv,分布于印度,毛里求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苏丹等。这个属自建立以来,在禾本科植物的专著或其它著作中,大都承认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属1),但属的大小和范围,不同的学者倒有不同的看法。
  • 王文采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9040) PDF全文 ( 297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四川(Sichuan):盐边(Yanbien),梓木龙,海拔4100米,花白色或蓝色,1979年6月2日,西昌药品检定所(Xichang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drugs)713(模式,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Holotypus in Herb.lnst.Mat.Med.Acad.Med.Sin.conserv.)本变种的萼片外面被短柔毛,花瓣被疏柔毛,爪顶部膝状弯曲;在原变种,萼片面无毛,花瓣无毛,其爪不膝状弯曲,可与本变种区别。
  • 吴征镒;李锡文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6717) PDF全文 ( 368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就科进化而言,唇形科无疑是与马鞭草科有最密切的联系,并且可以把本科的马鞭草状植物认为是其最原始的类型。另一方面,本科与紫草科也有不少联系,但其胚根下向而断然不同;与玄参科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只是在一些次要特征上。科内系统,虽然近年来新增加一些亚科、族等,但J.Briquet的系统基本上仍为大家所接受。他的系统把本科分为一些亚科、族和亚族,依据花柱是否着生子房底和小坚果着生面大小分为两大群,花柱不着生子房底且小坚果着生面大的一群为原始。本文企图根据这个系统,结合各大群分布的情况进而阐述本科内各亚科、族和亚族进化线索,从而对本科内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的进化和分布两方面问题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此外,文后附上唇形科的系统排列及其分布表和唇形科一些亚科、族、亚族的分布略图以供参考。
  • 秦仁昌
    Plant Diversity. 1982, 4(02): 1-3.
    摘要 ( 5371) PDF全文 ( 251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茎下垂,长30—50厘米,6—12回二叉分枝,基部直径连叶3毫米,叶软,绿色至灰绿色,指向上方,长3—4毫米,宽1毫米,紧接,覆瓦伏,线状披针形,叶尖内弯,覆盖枝上。孢子叶不明显地变小,孢子囊黄棕色,大过孢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