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1981年, 第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1-02-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云南植物研究》编辑部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565) PDF全文 ( 248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著名的生态地植物学家和教育家朱彦丞教授。因病多方医治无效,不幸于一九八O年十二月五日在昆明逝世,享年六十八岁。朱彦丞教授是河北清苑人。一九三五年于北平中法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先后取得法国里昂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和法国国家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他怀着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国,在北平中法大学任生物系教授,并担任前北平研究院研究员兼云南工作站主任。一九四七年到云南任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一九五一年开始,先后任云南大学生物系主任,云南大学教务长并兼任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云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生态地植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及云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等。朱彦丞教授于一九三五年在北平植物研究丛刊上发表了“中国地衣的初步研究”一文,在法国工作期间,他致力于生态地植物学的研究,他的关于地中海沿河白杨群丛的研究论文,是法国瑞士地植物学派中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 黎兴江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363) PDF全文 ( 223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植株矮小,密集丛生,呈鲜绿、暗绿或带褐色。茎直立,长0.5—0.8厘米,不分枝,下部密被棕色假根,上部密生叶。叶干时卷缩,湿时直伸,呈长卵状披针形,长3-4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稍狭缩,成鞘状抱茎;叶边平直,全绿或上部具细齿;中肋特别粗壮,上部粗细,长达叶尖稍下处消失,叶细胞小,绿色,呈圆—六角形;下部细胞较长大,呈不规则长方形,平滑,无疣且透明,蒴柄细,长0.7-1.2厘米,呈红棕色。孢蒴直立,呈圆柱形,长约3毫米。蒴齿密集,呈丝状,扭曲。蒴盖长圆锥形,具钝直喙;蒴帽兜形。
  • 闵天禄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6266) PDF全文 ( 1447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灌木;小枝粗3—5毫米。幼校被微柔毛,后变无毛。叶薄革质,镰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略偏斜,长5.5—7.5厘米,宽1.3-1.7厘米,先端渐尖,具细尖头.基部楔形至阔楔形,边缘略呈皱波状,叶面绿色,无毛。中脉凹陷,侧脉约10对,微凹、叶背无毛,苍白色,具细小红色点,中脉隆起,侧脉略突,叶柄长0.8—1.3厘米,无毛、上面略具槽。花序总状伞形,约9朵花;花序轴长约1.5厘米,被灰白色绒毛。苞片早落,花梗长约1.1厘米,疏生小腺体;花萼短杯状,长约1.5毫米,裂片5,无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钟形,长3.5—4厘米,宽约3厘米,白色,5裂,裂片长约1.5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微凹,其中 1个裂片具细小紫色斑点;雄蕊10,不等长,长2.2—2.g厘米,花丝基部疏生微柔毛或近无毛,子房狭圆锥形,密被绒毛,花柱长约3厘米,无毛,柱头头状。果未见。
  • 孙汉董;林中文;秦崇秋;晁金华;赵清治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7656) PDF全文 ( 2300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冬凌草含有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等一系列萜类成分.其茎叶的精油经分馏、氧化铝柱层析加以分离,通过薄层层析、气相色谱分析,物理常数和红外光谱测定,鉴定了九种成分:α-蒎烯(1%),β-蒎烯(0.16%),柠檬烯(0.16%),1,8-按叶素(0.33%),对-聚伞花素(0.16%),壬醛(1.83%),癸醛(1%),β-榄香烯(20.23%)和棕榈酸(6.6%).其叶的乙醚提取物经氧化铝或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八种结晶成分(Ⅰ一Ⅷ),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衍生物制备和物理化学常数测定,其中三种成分,即冬凌草甲素(I),冬凌草乙素(Ⅱ)和结晶 (Ⅵ)分别鉴定为 oridonin、ponicidin和α-香树脂醇。根据药理及初步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和乙素均为该植物的抗癌有效成分之一。
  • 陈昌祥;周俊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7057) PDF全文 ( 123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和它的某些变种,在民间和药物书籍上又名为:七叶一枝花,蚤休,为延龄草科植物,是我国民间十分著名的中草药。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所编写的中草药书籍冠以重楼作封面有十册之多。然而重搂“花仅数缕,不甚可观”[1] 现在得到各地如此推崇,原因何在?概因它具有广泛医药疗效之故。综观各地记载的用途,内服主要用为抗菌消炎,近年并广为民间用作抗癌药物;内服外敷除有止血和跌打损伤之功外,还用于治腮腺炎,乳腺炎和毒蛇咬伤等疾病。本研究所用样品为产于昆明附近的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 var. yunnanensis (Fr.)H-M.)的根茎。滇重楼分布甚广,除云南广泛分布外,四川,贵州,广西均有分布。
  • 金振洲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230) PDF全文 ( 2416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个出现于硬叶常绿阔叶林中的苔藓林。这是我们于1965年在云南禄劝县北部撒营盘附近撒永山海拔2900-3100米处发现的。植被所在地为石灰岩山地,绕山经常有一云雾带停留,山下低海拔有一峡谷。因此,生境湿润,致使形成局部气候,并成为此类植被存在的近代生境原因。通过采用法-端地植物学派的研究方法。并与附近地区的群落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我们确定此类植被为一群丛,并定名为“黄背栎、云生兔儿风群丛”。综合了调查区的10个样地记录,排列成一个群丛表.表中包罗14种特征种和田种伴生种,它们是构成本群丛的基本植物。外来种55种另列一表(或种类名单)。从形成历史原因看,本群丛是一类发源于第三纪的残遗植被,是由古地中海的亚热带植被经长期演变而来,并在新的生境下产生了新的适应。所以它应属于川西滇北一带普遍分布的硬叶常绿阔叶林的一个特殊类型.
  • 向应海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7051) PDF全文 ( 2313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种群是群落中某一植物种的全部个体的总和。热带雨林中的种群系指组成该雨林的全部植物种的种群个体。在群落学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在某种群落条件下,研究从种子发芽到个体死亡。种的个体发育及种群整体,对于认识植物群落有很大的意义。若能有效地鉴定组成群落的所有种群的全部成分,并确定其年龄成分,就可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该群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目前对于群落种群的研究报道不多,至于热带雨林中种群配置的报道尤为少见。
  • 李恒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6066) PDF全文 ( 2688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兰雪科Plumbaginaceae包括19属约775种,其中除Aegialitis R.Br.2种(现有人分作一个独立的科Aegialitidaceae Lincz.)分布于热带亚洲,马来西亚东部和澳大利亚,Ameria (DC)Willd(8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南美安第斯山脉至火地岛外,绝大部分的属都主产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就科的分布区范围而言,兰雪科地跨各大洲,具有相当古老的分布区类型,而以地中海沿岸和古地中海区为分布中 心。
  • 傅坤俊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6454) PDF全文 ( 2385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景天属(sedum L.)植物全球共40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一部分产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有124种,1亚种,14变种及1变型,分布几遍全国,分3个亚属。Ⅰ. 贡景天亚属(Subg. Balfouria)[8], 仅有1种,分布于藏东、滇西北和川西南;Ⅱ·星果亚属(Subg.edum),有35种,1亚种,5变种及1变型,分3个组:1.费菜组(Sect.Aizoon),叶通常无距;萼片无距,花序无苞片,花大,萼长5毫米以上;有8种2变种1变型,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各省区,2.苞景天组Sect. Bracteata),叶有短距; 萼片无距;花序有叶状苞片,花小,萼长约1毫米。有5种,1亚种及2变种,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3.佛甲草组(Sect.japonica) ,叶常有距; 萼片有距,常不等长。
  • 裴盛基;李延辉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6554) PDF全文 ( 256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美登本属由Molina于1782年建立,裸实属由Wight和Arn于1834年建立,两属在全世界共记载约325种(Airy-Shaw1973年),国产计8种(美登木1种,裸实了种),近年来不少新种已在国内被发现,至今已确定的计23种、1变种。 我们研究了美登本属和裸实属的分属特征,并对国产各种作了研究,发现美登木和裸实属是不可分的,即是说,作为确定属的界限是不稳定的,两者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如,美登木和裸实属的花序都为聚个花序,簇生或单生,两者的花便有或无关节;子房均为2-3室,每室具种子1—2枚;两者或有或无短枝及刺,等.因此,我们认为美登本属与裸实属应予以合并,国产裸实应一并转人美登木属中。
  • 余永年;赖奕琪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061) PDF全文 ( 227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束丝壳属Trichocladia Neger白粉菌的菌丝体存留或消失。分生抱于圆柱形或长椭圆形,单独着生于表层菌丝所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阶段为Eu-oidium型。子囊壳扁球形或近半球形,干燥时下部显现凹陷。附属丝通常数目不多,但有时或多或少是较多的,大多数较长,弯曲或屈折,常无隔而柔软,多束生于子囊壳的上部并朝一个方向,简单或顶端双叉式分枝多次,一般第一次分叉角度较大,分枝较长。子囊多为卵形,数目不多,常具明显的短柄。子囊孢子椭圆形,2—8枚。
  • 王文采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385) PDF全文 ( 2421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78年月4日,赵清盛、刘建生、吕发强(Q.S.Zhao,J.S.Liou et F.Q.Liu)5842(模式标本存成都生物研究所,等模式标本存四川大学生物系,holotypus in Herb.lnst.Biol.Chengdu.Acad.Sin.,isotypus in Herb.Fac.Blol.Univ.Sichuan.conserv.;金阳(Jinyang),对坪公社,海拔1100米,沟边灌丛中,1976年8月29日,四川生物研究所14879。
  • 段金玉;谢亚红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640) PDF全文 ( 2399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NAA、BA及GA对硬叶吊兰种于萌发及发育成小苗的影响。培养基中同时附加NAA及BA,在适宜的比例下(NAA O.5毫克/升,BA 1毫克/升),种于萌发生长得较快。当芽生长到1厘米左右长时,应及时转接入新鲜培养基中。转接用的培养基应只附加少量NAA(0.5毫克/升),以促进小苗正常生长。转接一个多月后,即可形成芽长约5厘米、有3—4片叶及3—4条根的健壮小苗。
  • 秦仁昌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949) PDF全文 ( 2484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石松类是一群最古老的现存陆生维管束植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纪。可是,它的分类,比诸其它蕨类植物,长期被忽视了。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见植物分类学报16卷3期,1978)一文中,作者把中国石松植物分为2科7属。各地植物学工作者来信要我对它们的区别和特征进一步说明,特提出本文。
  • 王钧
    Plant Diversity. 1981, 3(01): 1-3.
    摘要 ( 5984) PDF全文 ( 2312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土壤杆菌属的一些菌含有分子量达100兆道尔顿的大质粒。根癌土壤杆菌的Ti质粒是潜在的植物遗传工程载体。目前制备这类大质粒主要用Currier&Nester[1]和van Larebeke & Schell[2]的方法。一般认为土壤杆菌破壁困难,需用溶菌酶、蛋白酶。虽然Currier&Nester[1]把DNA变性后以酚和氯仿-异戊醇清除了一些染色质,但残存染色质仍多。两法最后都靠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纯质粒。这样,就限制了制备Ti质粒的规模。我们采用Hensen&Olsen[3]4 %SDS和热冲击方法破壁,在控制温菌量和破壁液比例的条件下,不用酶也能破壁。然后,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去蛋白;不经 DNA变性,用Zasloff等人的酸酚法去染色质DNA; 再用Humphreys等人的方法,以PGA6000沉淀浓缩质粒DNA.经琼脂糖电泳鉴定,得单一DNA带,无染色质扩散带。这就为大规模制备根癌土壤杆菌Ti质粒提供了可能。目前正在进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