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物学期刊网 登录      注册

草业科学 ›› 2024, Vol. 41 ›› Issue (03): 675-683.

• • 上一篇    下一篇

矩镰荚苜蓿地下器官贮藏组织中淀粉粒变化规律

李永强, 杨小霞, 张京萍, 杨艳丽, 方强恩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24-10-16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341);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LGE202212); 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3A-49)

  • Published:2024-10-16

摘要: 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地区,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为了探明矩镰荚苜蓿地下器官的越冬抗寒机理,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自然越冬过程中根、根颈和地下茎贮藏组织中淀粉粒的变化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显示:矩镰荚苜蓿越冬过程中,淀粉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的髓和栓内层薄壁细胞中,少量存在于木质部薄壁细胞,根颈与根内淀粉粒分布较为密集;地下不同器官中淀粉数量在越冬前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越冬前期淀粉在地下器官中大量积累,越冬中期逐渐消失,后期又逐渐积累起来;各地下器官中根颈对温度变化响应最快,地下茎对低温最敏感。研究发现,矩镰荚苜蓿地下茎除具有扩展、繁殖能力外,还兼具贮藏与抗寒等能力,是该植物不同于其他苜蓿属物种的特殊地下器官;越冬期矩镰荚苜蓿地下器官抗寒力形成的不同步性,可能是其应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性策略。

关键词: 解剖结构, 组织化学, 越冬, 薄壁组织, 青藏高原, 地下茎, 淀粉粒

中图分类号: